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多斯罗城

多斯罗城

在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流域。为唐北庭都护府辖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塘墟

   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北沈塘镇。明万历《雷州府志》卷4海康县:沈塘墟在“县北二十里”。后属遂溪县。1956年划归海康县(今雷州市)。

  • 河北道

    ①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因在黄河以北,故名。开元后治所在魏州 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、天津二市及河北、辽宁大部,河南、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。②191

  • 乌拉桂河

   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乌河,为洮儿河之归流河支流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作乌拉桂河。

  • 雁门渠

    又称牵招渠。源出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山,流径代县东南,南入滹沱河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牵招传》: 牵招为雁门太守,“郡所治广武,井水咸苦,民皆担辇远汲流水,往返七里。招准望地势,因山陵之宜,凿原开渠,注水城

  • 吹佳勒坡巴朗宗

    即垂佳普郎城。在今西藏穷结县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吹佳勒,谓法王;坡巴朗,禅院也。城有诺们汗迈阿克楚木院宇,故名。”

  • 蒙夔岭

    在今云南昭通市北部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1: 石门外 “第七程至蒙夔岭,岭当大漏天,直上二十里,积阴凝闭,昼夜不分。从此岭头南下八九里,青松白草,川路渐平”。

  • 嵩岭

    又作长岭、天门岭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8敦化县: 嵩岭 “俗名张广才岭,嘉庆年间改今名。在县城西北一百八十里,即吉林东之长岭也。南接英 (额)

  • 博罗县

    秦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博罗县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注: 博罗 “有罗浮山,自会稽浮往博山,故置博罗县”。此说出于附会。据近人徐松石 《傣族僮族粤族考》 称,在古僮语中,“百” 或“博” 含有

  • 料罗

    即今福建金门县东料罗。清有把总驻此。

  • 美原镇

    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。旧为美原县治。明置美原巡司。清有县丞驻此。在陕西省富平县东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美原镇,人口1.2万。秦代为王翦封地,土地肥沃,故名。唐咸亨二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