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悦镇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。
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多悦,人口 1700。以驻地多悦得名。1949年为多悦乡,1953年置多悦镇,1958年改多悦公社,1980年镇社分开。1990年镇乡合并为多悦镇。有粮油加工、酿造、机砖、蜂窝煤、制糖、酿酒等业。为农副产品、家禽市场及水果市场。通公路。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。
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多悦,人口 1700。以驻地多悦得名。1949年为多悦乡,1953年置多悦镇,1958年改多悦公社,1980年镇社分开。1990年镇乡合并为多悦镇。有粮油加工、酿造、机砖、蜂窝煤、制糖、酿酒等业。为农副产品、家禽市场及水果市场。通公路。
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置,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蕉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: 焦溪关“在府城东三十里”。
隋唐东都宫殿,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《元河南志》载:贞观殿“在含元殿北。隋炀帝造”。
又称“小黄花岗”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西南。1925年国民革命军为消灭盘据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等军阀的残余势力,先后两次东征。同年12月,军校在附近山岗修建大型墓园,以安葬为国捐躯的
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市内。《新唐书·孟浩然传》: “王维过郢州,画浩然像于刺史亭,因曰浩然亭。咸通中,刺史郑诚谓: ‘贤者名不可斥。’ 更署曰孟亭。”
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长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保康县: 常平堡在 “县东南九十里,东南去南漳县亦九十里。《会典》 作长坪店。为控扼要地。成化中,拨荆州右卫官兵戍守。嘉靖十九年,移七里头巡司置于此”。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龙塘镇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亦名湔堰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之关口场处。清光绪 《彭县志》 卷3: “县境水利以湔堰为最大。旧于堋口之皂角崖下分为两河。东河河口计十四丈,经里余,分为四: 曰鸭子河、小石河、马牧河、濛阳河。西河
即挍城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8青州引 《十三州志》 云: “朱虚东十三里有校亭县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5亦作 “校城”。
东魏置,属汲郡。治所即今河南修武县。寻废。古县名。东魏置,治今河南省修武县。属广宁郡。不久废。
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南石岘乡。清置石岘汛。严如熤《苗疆道路考》 9:“由松桃南渡河……至石岘。此内生苗极悍,常结队于十里坡、龙头营等处伏草,商贾往来至此常有戒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