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农县
隋大业元年(605)置,属农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农安附近。三年(607)属海阴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置,治今越南承天—顺化省农安附近。属农州,后属海阴郡。后废。
隋大业元年(605)置,属农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农安附近。三年(607)属海阴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置,治今越南承天—顺化省农安附近。属农州,后属海阴郡。后废。
即赵州桥。隋大业中修建,在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上。又称赵州桥,俗称大石桥。在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。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(591—599)由石匠李春设计建造。长50.82米,宽9.6米。单孔,拱圈由28条石
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里六都寨镇。1947年于此置隆回县。1949年隆回县迁治桃洪镇后改为六都寨镇。
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。清嘉庆《双流县志》 卷2 《驿传》: 黄水河站 “在治南十五里”。
在今河北灵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灵寿县:长岗岭在“县北十五里。突起一山,盘亘甚远”。
即黄龙荡。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县 (驻张湾镇) 东南黄龙镇 (黄龙垱)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卷73 《兵事》: 清同治三年 (1864) 二月,“苗景开、 陈大㵙犯襄阳, 屯双沟、 黄龙垱、
今青海省湟水中游之别名,因流经宗哥城(今青海平安县) 而得名。《宋史·王厚传》: 崇宁三年 (1164),“厚帅大军次于湟,命 (高) 永年将左军循宗水而北,别将张诫将右军出宗谷而南,自将中军趋绥远,
清置,属大鹏营。在今香港之香港岛东。有千总驻防。
即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新滩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归州: “东南有南逻口巡检司,后迁于新滩。” 清代宜昌府同知驻此。
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二》: 放鹤亭 “在支硎山西南峰寺中。今寺废而亭存,即支公别庵也”。②在今江苏徐州市南云龙山上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8徐州: 放鹤亭,“宋熙宁间,云龙山人张天骥作于
即今浙江衢县东南全旺。清设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