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夏庄

夏庄

①即今山东莒县西南六十里夏庄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 卷2《舆图志》 作下庄集。1931年设镇,后省。1984年复设夏庄镇。

②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夏庄镇。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胶高县治此。


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部。属洼里乡。人口 3620, 其中回族占71%。传唐太宗东征曾在此下马,故名下马庄,简称下庄,后讹为今名。产花生、小麦、玉米。为奶牛专业村。有陶瓷、汽车修理厂及奶牛贸易公司。京哈铁路、205国道经村北。有清真寺。(2)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东南部。属夏庄街道办事处。人口 4600。 为原夏庄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传因村建于九顶山下,朝霞洒满山庄,景色秀丽,得名霞庄;后演变为夏庄。是市果品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。盛产巨峰葡萄、寒露蜜桃、城阳仙桃、樱桃、草莓、梨、苹果等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薯类。有五金、机械、废油加工、建材、棉纺、鞋类、体育用品等厂。308国道贯穿镇境。名胜古迹有华楼山、丹山、北魏法海寺、商霸王台、西周财帛沟、东周西窑顶等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涸防

    北周保定五年(565)于龙涸城置,在今四川松潘县。天和元年(566)于此置扶州、龙涸郡和嘉诚县。

  • 马白关

    即今云南马关县。《清一统志·开化府》:马白关“本朝雍正六年设”。在今云南省马关县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于白马寨筑城设关。当地多白马,壮语倒呼为马白,因名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移安平厅治此。1

  • 岳津镇

    在今湖南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岳津镇 “在县城南,临湘江。有巡司戍守”。

  • 玉轮江

    即今岷江。《寰宇记》卷78茂州汶川县:“玉垒山在县北三里。又有玉轮阪其下,汶水所经焉。蜀谓之玉轮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7汶川县:玉轮江在“县治西三里。即汶江也。自保县流经此,又南入灌县界。《江源记》:

  • 沙村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。隋开皇初改名沙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福建省沙县东古县村。属建安郡。隋开皇初改名沙县。

  • 召陵县

    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。西晋改为邵陵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郾城县东。属汝南郡。《三国志·魏志》:黄初六年(225年),“(文帝)行幸召陵,通讨虏渠”。东汉末,黄巾起

  • 小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。

  • 甘肃省

    在我国西北部。清顺治初置,治所在兰州府皋兰县(今甘肃兰州市)。旧以甘州(张掖)、肃州(酒泉)两地首字得名。辖境东界陕西,南界四川,西界青海,西北与伊犁将军辖地接,北与内蒙古诸盟旗接。据《清史稿·地理志

  • 牵屯山

    ①亦作牵头山。在今宁夏隆德县东。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西秦录》: 乞伏祐鄰“晋太始初,率户五万,迁居高平川。鄰卒,子结权立,迁于牵屯”。即此。②即崆峒山。今宁夏南部、甘肃东南之六盘山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

  • 北寨司

    在今广东揭东县东南炮台镇。明洪武四年(1371)于今揭阳市西北冈头山置北寨巡司,正统四年(1439)移于今揭阳市东北乌石山南,正德十二年(1517)复还旧址。清顺治十年(1653)改置于桃山都(今炮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