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垂陇

垂陇
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夏六月,公孙敖会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晋士縠盟于垂陇”。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,故又名都尉城。


又称垂敛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。公元前658年,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犁道

    1914年由原伊犁道袭置,属新疆省。治伊宁县(今新疆伊宁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伊犁、塔城两地区(乌苏、沙湾、和布克赛尔三县除外)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。1916年,塔城、额敏二县划归塔城道。1928年废。

  • 通天馆

    馆驿名。亦名长兴馆。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一肯中乡一带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引宋王曾 《上契丹事》 曰: “七十里至富谷馆,八十里至通天馆,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。”即“长兴馆”。

  • 得汉城

    南宋淳祐间建,以抗御蒙元。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永安乡西北得汉山 (得汉城山) 上。《元史·杨大渊传》: 至元元年 (1264),“大渊谍知宋总统祁昌由间道运粮入得汉城,并欲迁其郡守向良及官吏亲属于内地…

  • 洺磁路

    蒙古宪宗二年 (1252) 改邢洺路置,治所在永年县 (今河北永年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、永年、鸡泽、磁县、曲周、武安、成安、肥乡、广平等市县地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为广平路。蒙古宪宗

  • 太平店

   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太平店镇。清属谷城县,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逡道县

    即东晋侨置逡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 “逡道令,汉作逡遒,晋作逡道,后分芜湖为境。”

  • 三陂地蓬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。明初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福泉市南。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明初废。

  • 黄泥堡

    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四十里凤仪乡 (黄泥铺)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大通桥十里过安乐坝、清溪县境,十里过黄泥铺,上山,十里至小关山。”

  • 丁村民居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城南八里丁村。村内遗存明、清两代民居院落二十余处,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至四十年,较晚者为清康熙、咸丰间,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村子的布局。分为北、中、南三个建筑组群,院落多为座北

  • 渥城县

    金泰和四年 (1204) 置,八年 (1208) 为安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安新县 (新安镇)。元改名新安县。古县名。金泰和四年(1204年)置,治今河北省安新县。属安州。八年为安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