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依屯站
又作安巴多观站。清置,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额赫茂站” 条下:拉发站,“又东南六十五里至图依屯站”。
又作安巴多观站。清置,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额赫茂站” 条下:拉发站,“又东南六十五里至图依屯站”。
即今广东阳东县西北漠阳江南岸双捷镇。清道光《阳江县志》卷1有双捷墟。
亦作鹅头隘。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永乐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融县: “西南有鹅头隘巡检司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作鹅颈镇。
元至元年间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威楚 (今云南楚雄市)。领威楚、武安二路。辖境北抵金沙江,南达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北自武定、南达景谷的狭长地带。明初废。
在今河北易县城西南隅龙兴观内。原经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)立于城东开元观,南宋乾道五年(1169)移现址。经幢高6米,屋形顶,幢身八角形,高4.29米。正面镌刻“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,大唐开元神武皇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西郢州置,治所在比阳县 (今河南泌阳县)。北周改为真昌郡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置,治所在鸿门县 (今陕西临潼县东零口镇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临潼、高陵、渭南等县市地。大
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马江镇。唐为马江县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东南马江镇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于此设巡检司。
唐南诏置,治所在银生城 (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南部澜沧江以西、小黑江以南至境外部分地区。南诏后期开南节度并入。辖境增加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包括西双版纳及境外部
①南朝萧詧改东梁州置,治所在安康县 (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、紫阳、汉阴、西城等县地。北周与安康县同移治今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
额鲁特蒙古四部之一。明末顾实汗率部落由今新疆迁今青海,称青海额鲁特。清雍正间,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。游牧地在今青海巴颜喀拉山以东以北,海晏、贵南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甘肃玛曲县以西地区。
汉元封五年(前106),除京师附近七郡外,分境内为豫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冀州、幽州、并州、凉州、益州、荆州、扬州与交趾、朔方十三区,各置刺史一人,称十三刺史部,简称“十三部”,亦称“十三州”。至征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