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禾
①浙江嘉兴市的别称。因三国吴时有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,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嘉兴府前身的秀州郡额,故名。
②江西南丰县的别称。因唐开元八年 (720) 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。
③福建建阳县的别称。因南宋景定元年 (1260)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。
(1)旧时浙江嘉兴府的别称。三国吴时有嘉禾(野稻)生于此,故称。(2)福建省建阳县的别称。因南宋景定元年(1260年)后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。(3)江西省南丰市的别称。因唐开元八年(720年)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。
①浙江嘉兴市的别称。因三国吴时有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,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嘉兴府前身的秀州郡额,故名。
②江西南丰县的别称。因唐开元八年 (720) 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。
③福建建阳县的别称。因南宋景定元年 (1260)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。
(1)旧时浙江嘉兴府的别称。三国吴时有嘉禾(野稻)生于此,故称。(2)福建省建阳县的别称。因南宋景定元年(1260年)后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。(3)江西省南丰市的别称。因唐开元八年(720年)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。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北道瑞兴东南、开城西北一带。三国属带方郡。西晋后废。
西汉置, 属河东郡, 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 东汉废。 三国魏初复置狐县, 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延二年 (436) 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。属河东郡。东汉省。三
一名子仙山。在今四川广安县西二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5广安军: 望子山 “在军治西,即秀屏山来冈。旧传冯将军之子修炼于岳门山,一旦辞父母谓当仙去,以来晨白鹤飞翔为候。将军登此山以望之,已而果然,
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齐安县置,为恩平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恩平县 “县南一里有恩平江,源出平城山,东流至南门,俗呼南门河水,东流至新会蚬冈入 于海。县
又名小城。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(前311)张仪、张若筑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城。东连太城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云:“亚以少城,接乎其西。”指此。秦代为工商业及其官署所在地。晋代为蜀郡治所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
①三国蜀汉 (一说东汉末) 置,属巴郡。治所不详。任乃强 《华阳国志校补图注》 卷1: “故城在今 (四川重庆市东北) 洛碛附近,或即今长寿县治。” 延熙十七年 (254) 废入江州县。②西晋太康元年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禄劝州: 法块山 “四面削立,惟东南有一径,可容单骑。旁有裒阿龙山”。
元北境部族,又译盎吉剌。在今俄罗斯安加拉河及叶尼塞河中下游地区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昂可剌者: “因水为名,附庸于吉利吉思,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。” 又载: 谦河流经吉利吉思境,“注于昂可剌河,北入于海”
即今河南安阳县东二十六里白壁镇。清嘉庆《安阳县志》东乡图:有“白壁集”。
清顺治七年(1650)改左云川卫置,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。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左云县。清顺治七年(1650年)裁云川卫入大同左卫,改为左云卫,治今山西省左云县。雍正三年(1725年)改置左云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