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洞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部。雍正 《浙江通志》 卷14引吴莱 《甬东山水古迹记》:“梅岑西为善财洞, 峭石足, 泉流渗滴, 悬缨不断。”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部。雍正 《浙江通志》 卷14引吴莱 《甬东山水古迹记》:“梅岑西为善财洞, 峭石足, 泉流渗滴, 悬缨不断。”
①在今江西铅山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信州铅山县: 铅山 “在县 (治今永平镇) 西北七里,又名桂阳山。《旧经》 云,山出铅。先置信州之时铸钱,百姓开采得铅,什而税一。建中元年封禁,贞元间置永平监。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。清咸丰五年(1855)正月二十九日,太平军李开芳部自高唐突围,据守冯官屯,清军数次进攻受重创,后因僧格林沁引水灌城,太平军失守。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北。明初冯官率移民迁此立屯得名。清咸
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北之格尼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诺敏河” 条: “特尼河在布特哈西北四百四十里。……流会诺敏河。”
北宋乾德三年(965)置,属江陵府。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至道三年(997)改属复州。熙宁六年(1037)废。元祐元年(1086)复置,仍属复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移治沔阳镇(今湖北仙桃市西南
哈剌和林的简称。突厥语 “黑砾石” 之意。为蒙古国国都。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载: “和宁路始名和林,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。”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(1220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岑水场“出产银铜。庆历七年置。……《舆地广记》云:崇宁元年升涔水场为建福县。今无此县”。北宋庆历七年(1047年)置,在今广东省翁源县西北小宝山南麓。属曲江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 属岷州。 在今甘肃岷县东二十里。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西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五百滩“在金华县西五里双溪中。盘亘甚大,舟行牵挽须五百人然后可渡,故名”。
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山阳县:任岭在“县东南百三十里,与湖广上津县(今湖北郧西县境)接壤”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9汉阳军: 柏泉山 “在汉阳县西北。山下有景德寺,寺有井,古柏根蟠其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