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喀拉玛山

喀拉玛山

亦作喀尔满岭、喀喇玛岭、哈尔满阿林。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塞米巴拉金斯克东南之卡尔巴山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布昆河“在阿布达尔摩多河之北百余里,源发自喀拉玛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斧山

    即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汉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上京临潢府“有大斧山”。

  • 景宏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鸿麻岛南17海里。面积约0.08平方公里。我国渔民向称秤钩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辛科威岛。1947年改名景宏岛,以纪念随同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而命名。

  • 乌诺尔

    又作乌诺里。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乌奴耳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呼伦直隶厅有“乌诺尔”车站,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。“乌诺尔”,蒙古语意为“美丽富饶”。

  • 阳城淀

    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南七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博水又东南径谷梁亭南,又东径阳城县,散为泽渚,世谓之为阳城淀也。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,故彼得其名焉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8望都县:“阳城淀,县东南七里。周回三十余

  • 隔蒲潭镇

    在今湖北云梦县南十八里隔蒲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德安府》: 隔蒲潭镇 “在云梦县南,临涢水”。在湖北省云梦县西部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6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隔蒲潭,人口5960。春秋时蒲骚地,因涢水相隔

  • 加哩林

    即今台湾台南县西南佳里镇。明陈第《东番记》:“其地……又有双溪口,加哩林。”即此。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。始见于明。陈第《东番记》:“其地……又有双溪口,加哩林。”杜臻《彭湖台湾述略》作“茄哩屿”

  • 贲古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。三国蜀建兴三年 (225) 属兴古郡。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属梁水郡。南朝宋改名新丰县。产锡、铅、银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

  • 新明设治局

    1936年改化德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省。治所在嘉卜寺 (今内蒙古化德县)。1947年改为新明县。1936年由化德设治局改名,治加普寺(今内蒙古化德县城关镇)。1947年升县,隶察哈尔省。

  • 俱振提

    即俱战提。唐安西都护府属地。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 (苦盏) 附近。

  • 宁边城

    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筑,在今新疆昌吉市。三十八年(1773)置昌吉县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