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尔喀南右旗
俗称喀尔喀札萨克旗。清雍正三年(1725) 设,属喀尔喀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北岸。后迁今青海刚察县西北。
俗称喀尔喀札萨克旗。清雍正三年(1725) 设,属喀尔喀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北岸。后迁今青海刚察县西北。
即今山东莱州市南夏邱镇。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掖南县治此。
即今山东即墨市北三十五里灵山镇。清同治《即墨县志》卷2《市廛》有灵山。
①即七山。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。②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夏履乡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 栖山 “在山阴县西南九十里。越王句践于此栖兵。一名越王峥”。
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五十里南照镇。清乾隆 《颍州府志》 卷2: 颍上县西淮润乡有南照集。见“南照镇”。
在今山西孝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孝义县:白龙渠“在县西二十里白壁关,居民引以溉田”。
一作春稽卡伦。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春贾。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3伊犁西路: 春济 “在伊犁西南三百里。……山谷联延,并设卡伦”。
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。三国魏属南乡郡。晋属顺阳郡。南朝宋属广平郡。西魏改阴城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三国魏属南乡郡,西晋太康后属顺阳郡,南朝宋
①古地区名。五代梁初刘仁恭据卢龙,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、军都山迤北地区,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。至石敬瑭割幽、蓟十六州于契丹后,才有山后四州的名目。北宋末年所称山后,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、代北失地的全
即今云南双柏县治。清有千总驻防。1962年双柏县迁治于此。
①在今河北省中部, 自博野经肃宁、任丘、雄县,至霸州市东南与永定河相汇入于海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 “河间河”条:泰定三年(1326)都水监言,“古陈玉带河, 自军司口浚治,至雄州归信县界,以导淀泺积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