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唐兴县

唐兴县

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恭州。治所在州东五里 (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)。八年 (625) 属曲州。天宝后废。
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梁兴县置,属道州。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。后移今宁远县。天宝元年(742) 改名延唐县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于废吴兴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。天授二年 (691) 改名武宁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唐兴县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浦城县。

④唐高宗上元二年 (675) 改始丰县置,属台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吴越改天台县,后唐同光初复名唐兴县,后晋天福七年(942) 又改台兴县。

⑤唐永淳元年 (682) 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。长寿二年 (693) 改为武丰县。神龙元年(705) 复为唐兴县。先天二年 (713) 废唐安县入,移治废唐安县 (今蓬溪县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蓬溪县。

⑥唐神龙元年 (705) 改武昌县置,属瀛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。五代晋改名宜川县,后周显德六年 (959) 废。

⑦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唐安县置,属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。天宝元年(758) 属蜀州。五代唐开平二年 (908)改为陶胡县,后唐同光元年 (923) 复为唐兴县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) 改为江源县。


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梁兴县置,治今湖南省宁远县。属道州。武周长寿二年(693年)改名武盛县,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为唐兴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延唐县。(2)唐上元二年(675年)改始丰县置,治今浙江省天台县。属台州。五代梁开平中吴越改为天台县。唐同光初复名唐兴县。晋天福中又改名台兴县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复名天台县。(3)唐永淳元年(682年)析方义县置,治今四川省蓬溪县南。属遂州。武周长寿二年改武丰县。唐神龙初复改唐兴县。先天二年(713年)移治今蓬溪县。天宝元年改蓬溪县。(4)唐载初元年(690年)析建安县置,治今福建省浦城县。属建州。武周天授二年改武宁县。唐神龙元年复改唐兴县。天宝元年改浦城县。(5)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武兴县置,治今河北省安新县安州东南。属莫州。五代晋改宜川县,寻复故;周显德六年(959年)废。(6)唐至德二载(996年)改唐安县置,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。属蜀州。五代时复改唐安县。(7)唐置,治今云南省昭通市东,属戎州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侯村镇

    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南侯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曲周县 “香城固堡” 条下载: 侯村堡 “在县东南四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曲周县东南部。面积95.3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侯村,人口3030。古代

  • 苍松县

    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东汉改为仓松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。属武威郡。十六国后凉麟嘉四年(392年)改为昌松县。

  • 大勃律

    在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控制区之巴勒提斯坦地区。《新唐书·西域记》:小勃律“或曰布露。直吐蕃西,与小勃律接,西邻北天竺、乌苌。地宜郁金,役属吐蕃。万岁通天逮开元时,三道使者朝,故册其君苏弗舍利支离泥为王”

  • 罗家屯

    即今河北迁西县东三十五里罗家屯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迁安县图: 西北有罗家屯。

  • 双剑峰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五十里庐山龙门西峰下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双剑峰“在州南龙门西,下有池名小天池,峰势插天,宛如双剑”。

  • 大横驿

   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北大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“剑浦驿”条下:“又大横驿,在府北四十里。明初置,正统间为寇所毁,景泰中修。”

  • 查渎

    又名查浦、柤渎、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静传》: “是时太守王朗拒(孙) 策于固陵,策数度水战,不能克。静说策曰:‘朗负阻城守,难可卒拔。查渎南去此数十里,而道之要径也’ ……便分

  • 罗井镇

    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 罗井在 “监东八十里”。

  • 石泉镇

    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南三十四里石泉村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二》:石泉镇“泉出石穴,清澈甘美,故名”。古建清凉寺于此。(1)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,通肯河上游。面积262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

  • 乐至县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普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乐至县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安岳郡,乾元初复属普州。南宋宝祐后废。明成化元年(1465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2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