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哈密王墓

哈密王墓

俗称回王坟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。哈密王室对哈密地区的统治约当明末清初时期,历经十代,共二百三十二年。现存陵墓三座,最大的一座为7世纪哈密王伯锡尔墓,建于1838—1845年。陵墓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,环拥中部拱顶。陵内除伯锡尔外,还有其子八世哈密王乌拉米丁·木合买提等人。伯锡尔墓左侧,为九世哈密王沙漠胡索特和末代哈密王乃扎尔宫墓葬。陵内均维吾尔式穹窿形拱拜,外覆汉式木构亭阁,体现了汉式建筑风格的影响。


俗称回王坟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。哈密王室明末清初统治哈密地区,经10代、232年。现存陵墓三座,最大一座为七世哈密王伯锡尔(1832—1861年在位)陵。始建于1838年,历时七年竣工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,通高达15.56米。陵墓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,环拥中部拱顶。绿色琉璃砖、白地蓝花瓷砖、白地绿花瓷砖包覆,拱顶内彩绘装饰,富丽堂皇。陵内除伯锡尔外,还有王妃满如里,其子八世哈密王乌拉米丁·木合买提并其他家庭成员,共40人。伯锡尔墓左侧,顺列九世哈密王沙漠胡索特、末代哈密王乃扎尔宫墓葬。内均维吾尔式穹隆形拱拜,外覆汉式木构亭阁,体现出汉式建筑艺术的影响。伯锡尔墓对面,为一规模宏大的清真寺。建于17世纪初,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。大寺天棚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,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《古兰经》。是哈密地区最大的礼拜寺。

哈密王墓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活图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比契河口北岸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清曹廷杰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“特林向东南溯流而上,约二百一十里混同江东岸前坎……,对岸为无底侯温下口,地名乌活图,有不剃发黑斤数十家

  • 涂 (塗) 水县

    春秋时晋置,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知徐吾为涂水大夫”。西汉为涂水乡。

  • 朱家巷镇

   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二十里朱行。相传北宋嘉祐年间有朱姓在此经商,后渐成集镇,名朱家巷,后谐音为朱家行。一说明尚书朱恩居此,故名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华亭县东北有“朱家行”。

  • 高奴山

    在今陕西延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延长县 “九连山” 条下: “又高奴山,在县北二十里,上有古砦。”

  • 富沙寨

   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惠州府》: 富沙寨 “在归善县东,旷野数十里。南临江,北阻金斗水,元季土豪刘守正尝据此”。

  • 齐尔拉

    即今新疆策勒县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齐尔拉村“旧对音作齐喇,又作策勒,作努喇。在玉陇哈什村东南二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宁远砦

    ①北宋咸平六年(1003)置,属府州。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南。②北宋天禧二年(1018)置,属秦州。即今甘肃武山县治。熙宁五年(1072)改属通远军。崇宁三年(1104)升为县。金仍废为砦,元至元中复置县

  • 中渡厅

    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析永宁州及永福、融县、柳城、雒容四县地置,属桂林府。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。1912年改为中渡县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析柳州、桂林二府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

  • 姜氏城

   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。按 《世本》: 炎帝,姜姓。《帝王世纪》 曰: 炎帝神农氏姜姓,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,长于姜水,是其地也。” 另据 《明一统志》 卷

  • 烟台 (臺)

    ①今辽宁灯塔县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辽阳州图: 北有烟台。产煤。有烟台车站,南满铁路经此,有支线由此分出,东南达炭坑。后因与山东烟台同名,改名为灯塔。1980年设灯塔县。②本山东福山县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