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咱刚

咱刚

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西北嵯岗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胪滨府有 “咱刚” 站,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左末旗

    俗称盐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北左末旗。在今青海乌兰县北。后迁乌兰县东南。

  • 绒峡

    即绒辖。又作绒辖尔。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。《清高宗实录》 卷1333载: “聂拉木、济咙、绒峡三处,均与巴勒布 (今尼泊尔) 连界。”

  • 归德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北一百里归德堡(一说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)。东汉废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)复置,为恒州治。隋大业元年(605)改名洛源县。②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诺州。治所在

  • 寻阳郡

   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(304)分庐江、武昌二郡置,治所在寻阳县(今湖北黄梅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,湖北广济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。其后屡有伸缩。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县(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)。南朝

  • 泉溪镇

    北宋置,属衡阳县。即今湖南衡南县东泉溪镇。(1)古镇名。北宋时置,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东泉溪市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浙江省武义县东北部。面积87.2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泉溪,人口2210。以

  • 高平苑

    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0南剑州将乐县: “萧子开 《建安记》 云,越王猎于将乐野宫高平苑,为越王校猎之所,大夫将军校猎谓之大夫校,兵士校猎谓之子校,故将乐有大夫校、子校二村。后汉此

  • 象台 (臺) 山

    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5象州: 象台山 “近柳州界,去州三十里。平地突起,岿然一台,四望平远,盖古州之治也。唐武德始迁治阳寿,今犹相承谓州为象台云”。

  • 安昌镇

   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安昌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“神头镇“条下:安昌镇“在(潞城)县西二十里”。(1)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昌,人口 8900。据明万历三十二

  • 湾头堰

    又作弯头镇。即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湾头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伐南唐,“韩令坤奏败扬州兵万余人于湾头堰”。即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湾头。地当运河与运盐河(西汉吴王濞所开茱萸沟,今名通扬

  • 亮子河

    一名亮中河。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。明《全辽志》 卷1: 亮子河在 “(开原) 城西五十里。源出城东北枪杆岭,西流入辽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