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尚铺
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六盘山东麓和尚铺。清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3固原直隶州图: 南有和尚铺。
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六盘山东麓和尚铺。清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3固原直隶州图: 南有和尚铺。
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北。二十二年 (498) 属鲁阳郡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置,治今河南省叶县西北。属鲁阳郡,隋初属襄城郡。大业初废
又名常山关、飞狐口、飞狐陉、蜚狐口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。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的咽喉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《魏土地记》曰: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。”即此。
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松溪县: 梓亭砦 “在县北七十里,界庆元、龙泉、政和、松溪四县之交。宋置砦,元改隶龙泉县,后废”。
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府:太阳岭在“府东北五十五里。高峻若与太阳齐,逾岭即浦江县界”。
亦作柯巴县。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羁縻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》:皮水隘“在城步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即今陕西略阳县北八十里九股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旧作赤寮墟。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谷饶镇。清光绪《潮阳县志》卷4:赤寮墟在“县西六十里贵山都”。
亦作武侯津。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。一说在今新都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孟知祥败东川董璋于鸡踪桥,“引兵追璋至五侯津”。胡三省注:“五侯津在汉州西南。”在今四川省广汉市西南。《资治
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五道河子附近。后废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置,治所未详。辖有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道河子河流域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