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和墨州

和墨州

一作姑墨州。唐贞观中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拨换城 (一名威戎城,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今阿克苏市)。贞元中废。


即“姑墨州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威塞军

    五代方镇名。后唐同光二年 (924) 置,治所在新州 (治今河北涿鹿县)。领新、妫、儒、武四州。天福初地入契丹,废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置,治新州(今河北涿鹿县)。五代晋天福元年(936年)地入

  • 黄颊山

   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。唐初王绩 《黄颊山》 诗,即指此。《清一统志 · 绛州一》: 黄颊山“在河津县东北四十里,上有文中子洞”。

  • 洵城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洵州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。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境。属洵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废。

  • 天胎山

    在今河北东光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光县“有天胎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天胎山在“县南十里。土阜隆起,南临靳河。一名天台山”。

  • 大理

    ①古国名。五代晋天福二年(937)段思平建。其王曾受宋封为“云南节度使”、“大理国王”。《南诏野史·段思平传》:“段思平诛杨民自立,晋天福二年即位,建都大理,号大理国,改元文德。”以大理为都城(今云南

  • 偏林

    金建为行宫,在今河北玉田县境。大定二十年 (1180) 改为御林。

  • 浮水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南十八里新县镇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东盐州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

  • 叶榆河

    又作叶榆水。即今云南洱海源的弥苴佉江和洱海出口的西洱河、黑惠江。三国至南朝称叶榆河。《水经》:“益州叶榆河,出其县北界,屈从(叶榆)县东北流,过不韦县,东南出益州界。”但古人未全了解叶榆河源流,故《水

  • 清泠池

    在今河南商丘县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7宋城县: 清泠池 “在县东二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2宋城县: “梁孝王故宫有钓台,谓之清泠台,今号清泠池。”

  • 淮宁军

    唐方镇名。即淮南西道。大历十四年(779) 淮西节度使赐号淮宁军,治所在蔡州 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同年改为申光蔡节度。唐方镇名。大历十四年(779年)以淮西节度使号为淮宁军,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