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陵
即高陵。在今江苏丹阳市西。三国吴孙坚葬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阳县:吴陵“在县西十五里。《志》云:孙坚葬此,亦曰高陵”。
即高陵。在今江苏丹阳市西。三国吴孙坚葬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阳县:吴陵“在县西十五里。《志》云:孙坚葬此,亦曰高陵”。
1913年改贵阳府置,为贵州省会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1941年改设贵阳市。1913年置,治今贵州贵阳市。1941年改名贵筑县,移治今贵阳市南花溪镇。
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。清乾隆中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湖南省汉寿县东南。清置巡检司于此,属龙阳县。
一作涡水。 即今涡河。 沙水 (一名蔡水)分流,自今河南太康县北东南流,经柘城、鹿邑、安徽亳州、涡阳、蒙城,至怀远县东入淮。《说文》: “涡水受淮阳扶沟浪汤渠,东入淮。” 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 “
①一作洙泾。在今上海市金山县。自秀州塘分流而东,合于三泖,为吴淞江西出要路,东汇诸水入黄浦江。《清一统志·松江府一》 引《三吴水利考》:朱泾“西通三泖,南达嘉兴,为往来冲要”。②在今江苏太仓市东。《清
又名皇甫山。即今安徽滁州市西皇甫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江都郡清流县有曲亭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滁州:曲亭山“在州西六十里。俗呼皇甫山。南唐将皇甫晖与周兵战, 尝屯此山中”。
即今湖北郧县东北白桑关镇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白桑关“在郧县东北八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隅。或曰即今越秀山。《水经·泿水注》: “交州治中合浦姚文式问云: 何以名为番禺?答曰: 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,与番禺县连接。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坈陵,城倚其上,闻此郡人名之为番山,县名
即今浙江温岭市东南隘顽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台州府太平县:海“在县东南二十里, 曰大闾港,亦曰大闾洋”。
又名渒湖、牌湖。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九十里。 《水经·睢水注》: “睢水又东与湖水合, 水上承甾丘县之渒陂, 南北百余里, 东西四十里。” “”为 “渒” 之讹。
1927年并武昌、汉口二市置武汉特别市,属武汉国民政府。治所在汉口。1929年撤销。1949年复置武汉市,为中央直辖市。1950年属中南军政委员会,1952年属中南行政委员会。1954年为湖北省省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