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淞铁路
清光绪元年(1875)由英商“吴淞铁路公司”擅筑,次年通车。从上海苏州河北岸经江湾至吴淞口。计15公里。光绪三年(1877)由清政府出资赎回拆除。
清光绪元年(1875)由英商“吴淞铁路公司”擅筑,次年通车。从上海苏州河北岸经江湾至吴淞口。计15公里。光绪三年(1877)由清政府出资赎回拆除。
在今辽宁北票市附近。煤主产于兴隆沟、小札兰营子、木多土鄂赖、大梁冈子等地。清末开采时曾向地方政府领取龙票四张,因其地皆在朝阳县北,故称北四票,简称北票。1921年由京奉铁路局所有,转为官商合办。
即今河北故城县东北十五里青罕镇。清光绪《故城县志》 卷4: 青罕 “距城十八里”。
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江场。明、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北十八里葛隆。旧有葛隆庙,镇以庙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嘉定县“黄渡镇” 条下称 “葛龙庙镇”。明成化年间知县吴哲始建,故又名吴公市。
北宋置,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绥德军:克戎砦“本西人细浮图砦,元丰四年收复,属延州延川县。七年改属绥德城。元祐四年,给赐夏人。绍圣四年收复,赐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绥德州》引《绥德州志》:克
清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。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同居村。清于此设盐场大使驻守。民国年间废。
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清溪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8和州: 晋王城 “在含山县。苻坚侵晋,以姚苌为先锋,筑城于此以御之。又有姚苌城”。苻坚军不至此,不可信。当为晋筑。为龙亢城治所。《方舆纪要》
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。正统七年 (1512) 徙卫治宾州东 (今宾阳县东北)。万历八年 (1580) 迁治今上林县东北三里镇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
①即今四川平武县西北白马藏族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白马寨在“府北三百里,番寨也。《志》云:白马番北通阶、文,西抵漳腊,其生番号黑人,延袤数百里。碉房不计,有名色可举者凡十八寨,多不过四五
①北魏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。隋废。②唐景龙三年(709)改兴宁县置,属盐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。《元和志》卷4:白池县“以地近白池,因以为名”。天宝元年(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