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名山水

名山水

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南之名山河。为青衣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卷32名山县:名山水“在县东二百步,东南入平羌水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名山县:“名山水在县东二百步,东南流入雅安,为小溪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应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永阳县置,为应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广水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应山县:“北近应山以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安陆郡。唐属安州。宋属德安府,嘉定中改属随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)省入随县。十三

  • 曹县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曹州置,属济宁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曹县。十八年 (1385) 改属兖州府。正统十年 (1445) 县属曹州,仍隶兖州府。清属曹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曹濮道。19

  • 西延镇

    北宋置,属清湘县。即今广西资源县。元至正中置巡司,寻废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复置巡司。清雍正八年(1730)移州同驻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。元至正中于此置巡检司。清雍正八年(1730

  • 仁义砦

    即今山西灵石县南仁义乡。《宋史·杨廷璋传》:五代周世宗时,“率兵入太原境,拔仁义、高壁等砦”,即此。即今山西省灵石县南仁义镇。相传刘武周所筑,山崖壁立,四面堑削,地势险要。《宋史·杨廷璋传》:周世宗时

  • 和武州

    北宋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。后讹为和宏州。元改为镇宁州。北宋置,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。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约相当今格凸河以西,打帮河以东一带。南宋因之

  • 双龙场

    ①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双龙镇。清光绪《长寿县志》卷1:“双龙场在“治北六十里。”②即今四川阆中市南双龙镇。民国《阆中县志》卷5:双龙场在“县南三十里”。③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双龙镇。清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8

  • 北温泉

   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一百二十里北碚镇北缙云山下。唐于此建温泉寺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5重庆府:温泉寺“在府北百余里,下临嘉陵江,有温泉出于岩石间”。市南亦有温泉,故此名北温泉。1927年辟为北温泉公园,为

  • 昌州

    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荆州置,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。隋大业初改为舂陵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 复为昌州。五年 (622) 废。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蒲县 (今山西蒲县)。辖境相当

  • 勐 (猛) 梭

    ①即今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东南三十八里勐梭乡。宋大理时名木索甸。后改勐梭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梭” 为美丽,意即美丽的地方。②在今越南封土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设掌寨。

  • 黄陂镇

    又作王陂镇。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七十里黄陂镇。清时设汛。(陂bēi) (1)在江西省宜黄县西南部、黄水河畔。面积27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陂,人口5500。唐末戴姓自虔化(今宁都)县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