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同安寨

同安寨

北宋置,即今江西黎川县西南五十五里宏村镇。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北宋置,在今江西省黎川县西南。元于此置巡检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浩亹隘

   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马援率师讨先零羌,羌人“拒浩亹隘。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”。

  • 三级石佛图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西。北魏皇兴年间建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皇兴中,又构三级石佛图。榱栋楣楹,上下重结,大小皆石,高十丈。镇固巧密,为京华壮观。”

  • 地青寨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地青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地青寨在“府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海窝子镇

   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四十里新兴镇。清光绪 《彭县志》 卷2: 新兴场 “旧名海窝子。在西乡梯云鹿坪二里。距县西北四十里,南距通镇场十里。乾隆五十五年设”。

  • 羌白镇

    即今陕西大荔县西南二十里羌白镇。清乾隆四年(1739)设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羌白,人口 5290。东汉建武十一年(35年),马援讨

  • 换马店

    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北二十里换马店乡。明正德 《赵州志》 卷3宁晋县: 换马铺 “在县西北二十里”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5宁晋县图: 西北有换马店集。

  • 利辛集

    即今安徽利辛县治。清乾隆《颍州府志》卷2作利现铺。光绪《大清帝国全图》作利见。1964年于此设利辛县。

  • 六洞山

    ①在今福建永泰县南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卷28永福县:六洞山“在县南。山极秀耸,有仙居之,风雨晦冥时有音乐出洞外。乡人沿崖至其巅,遇二人对弈,翼日再造,遂不复见。众异之,刻六洞仙像,祷祈响应”。②在今贵

  • 边东道

    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巴安县(今四川巴塘县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(石渠、德格、白玉、得荣四县除外),大金川、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。1914年裁撤。1913年3月以清

  • 栗洲

    即烈洲。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烈洲,“伏滔 《北征赋》 亦谓之栗洲,上有小山,其形似栗,因名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