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吉安镇

吉安镇

①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阳县:吉安镇“县西北七十里,地名贵屿村,有巡司”。

②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大安乡。明属思恩县,于此置吉安镇巡司。


(1)在重庆永川市西南部。面积2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寒坡场,人口 2750。清康熙年间建场。以一贫寒婆婆在此设店卖茶,以谐音故名寒坡场。后取“吉祥平安”之意改名吉安场。1933年设吉安乡,1935年改吉安联保。1940年并入仙龙乡。1942年从仙龙乡划出,为吉安乡。1953年分吉安、黄沙两乡。1956年复并吉安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84年因重名改寒坡乡。1998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脐橙、梨。有采矿业。公路通永川、泸州等。(2)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南部。面积27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吉安,人口550。镇以驻地名,以境内有“吉安宫”得名。1949年为吉安乡,属南充县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改乡。1992年置吉安镇,临江、双店二乡并入。1994年双店乡划出。产柑橘、花生、蚕茧。有铸铁、粮油加工、农机、淘金等厂和小水电站。渝南公路纵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驱镇

    北宋置,属大足县。即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三十里三驱镇。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南部。面积76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驱,人口2980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建镇,以每年定期祭祀驱逐痘、火、虫三灾,

  • 八渡墟

   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八渡苗族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八渡墟“在西林县,旧有主簿。本朝嘉庆二年裁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南八渡圩。八渡,壮语意为“渡口”。清西林县主簿曾驻此,嘉庆二年(1797年)废

  • 牟家坝

    即今陕西南郑县东南牟家坝镇。清乾隆《南郑县志》卷3:南乡有牟家坝。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南郑县:牟家坝“在城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崤塞

    即殽塞。又作二崤、殽渑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南、渑池县西。即“崤渑”。

  • 子长县

    1942年改安定县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在瓦窑堡(今陕西子长县)。为纪念谢子长烈士而命名。在陕西省北部、秀延河上游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2405 平方千米。人口24.3万。辖8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。

  • 长乐县

    ①三国魏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十八年(598)改为尧城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王水口(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)。北魏延昌三年(514)

  • 归化堡

    ①明置,属峨眉县。在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南永和镇(官村坝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土地关”条下:“右路由上马胜溪至金口厂,为邛部司新附之民,名归化乡。”清设千总驻防。②在今甘肃平凉市西。《新唐书·

  • 乐阳城

    即乐羊之讹。在今河北定州市西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卢奴县有“乐阳城”。

  • 八叠山

    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北齐书·陆法和传》:“初,八叠山多恶疾人,法和为采药疗之,不过三服皆差,即求为弟子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卷82襄阳府:八叠山“在南漳县西六十里。司马宣公凿石开道,屈曲八叠,因名

  • 都黎县

    北宋置,属羁縻文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。属邕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