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宫县
唐永昌元年(689)改河南县置,为洛州治。治所在神都毓德坊(今河南洛阳市)。神龙元年(705)复名河南县。二年(706)又改名合宫县。唐隆元年(710)复名河南县。
古县名。唐永昌元年(689年)改河南县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。为洛州治。神龙元年(705年)改名河南县,三年又改为合宫县,景龙元年(707年)复为河南县。
唐永昌元年(689)改河南县置,为洛州治。治所在神都毓德坊(今河南洛阳市)。神龙元年(705)复名河南县。二年(706)又改名合宫县。唐隆元年(710)复名河南县。
古县名。唐永昌元年(689年)改河南县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。为洛州治。神龙元年(705年)改名河南县,三年又改为合宫县,景龙元年(707年)复为河南县。
唐置,在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。明成化十三年(1477)曾于此置商南县。唐京都长安至邓、襄、荆州交通驿馆。即今陕西省商南县西皂角铺。杜牧《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》诗。层,又作曾,《元氏长庆集》有《宿层
①一名零水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,合灵溪水,水无泉源,上承散水,合成大溪,南流注江。”《晋书·刘毅传》:桓玄死后,“桓振、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”。
今四川犍为县东北罗城镇。清嘉庆 《犍为县志》 卷2: 罗城铺在 “县东八十里。通荣县”。《清史稿·曾望颜传》: 咸丰十年 (1860) 李永和义军 “据观音场,师自黄阁寺进攻,战于罗城铺”。即此。
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德里镇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与佳木斯市之间松花江南北地区。辽徙治今辽宁抚顺市北。金废。渤海国置,治德里镇(今黑龙江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约当今黑
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六十里霸王朝村东北古城。后废。古城遗址尚存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 琵琶亭 “在州西江边。白司马(白居易) 送客湓浦口,夜闻邻舟琵琶声,问之,是长安娼女嫁于商人,乃为作琵琶行,因名亭”。唐元稹《琵琶亭》诗:
即今浙江苍南县南六十里蒲城乡。原为蒲门和壮士二千户所城,均为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为防御倭寇而筑,后将壮士所并入蒲门所,遂改称蒲壮所。又称蒲壮寨。《清一统志·温州府》: 蒲壮寨“在平阳县东南九十里
即今甘肃和政县东南达浪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七年 (411),“河南王乾归徙羌句岂等部众五千余户于叠兰城,以兄子阿柴为兴国太守以镇之”。即此。
原为长山八岛行政区,1939年4月为日军侵占,改设长山八岛专员办事处。1945年8月当地解放后成立长山岛特区,治连城村(今山东长岛县驻地南长山镇北连城村)。1947年10月为国民党军队占领。1949年
从辽宁安东(今丹东市)至大东港(今东港市)。长17.8公里。为沈安铁路(今沈丹铁路)支线。日伪于1939—1945年修筑。其后被拆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