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台江县

台江县

1941年改台拱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。因设县时将丹江县部分地区并入,故由台拱、丹江二县各取一字为名(1943年又将丹江县并入部分拨出)。


在贵州省东部、清水江中游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 1206 平方千米。人口14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台拱镇。唐贞观三年(629年)置陁隆县,属应州,后废。明为台拱寨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置台拱厅,属镇远府。1913年废厅,改置台拱县,属黔东道。1914年属镇远道,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41年撤销丹江县,划丹江县东部入台拱,各取一字改今名。1950年属镇远专区。1954年改置台江县苗族自治区。1955年成立台江苗族自治县。1956年复名台江县,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1958年并入剑河县,1962年析出复置。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,雷公山北坡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玉米为主。森林覆盖率27.2%,主要为松、杉、楠木,珍稀树种有千金梅、红杉。经济林有油桐、油茶、木姜子、板栗。是贵州省林业县之一。工业有水泥、纺织、胶合板、原木加工、印刷、酿酒、饲料加工等厂。320国道经此。台巫、镇台公路纵贯南北部。清水江可通航木船。名胜古迹有文昌宫和獭猫潭,清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故里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达站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安达市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达直隶厅:官商路“西越东清铁路安达站至杜尔伯特贝子旗”。1937年安达县移治于此。

  • 韩壁寨

    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韩北乡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 韩壁寨 “在武乡县东五十里”。

  • 文德桥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夫子庙照壁西侧秦淮河上。六朝时为浮桥,唐代始建木桥,明代改建为石墩木架桥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:文德桥“在武定门之东、县学之右,其东为利涉桥”。

  • 锡腊 (臘) 里

    即今云南凤庆县西南六十八里营盘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彝语 “锡腊” 意为牛筋树木多的地方。

  • 那地州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地州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。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31年废入南丹县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那、地二州,属宜州羁縻。明洪武

  • 青苔峪堡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青城子镇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青苔峪堡 “嘉靖丁酉岁指挥刘绅、武举李师皋建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“甜水堡” 条下: 青苔峪堡 “在司南百五十里,以当青苔峪而名”

  • 小池口

   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。清属德化县(今九江市),乾隆二十三年(1758)置巡司于此。清余名芳《黄梅兵事续记》:咸丰四年(1854)十月,清军收复孔垅,太平军“退遁小池口”。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

  • 龙回市

    即隆回市。今湖南隆回县北八十七里司门前镇。明于此置龙回巡司。清作隆回巡司。

  • 阿司牛录镇

    清置,属辽阳县。即今辽宁辽中县治(辽中镇)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于此设辽中县。

  • 安达拉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北、伊犁河南岸杜邦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伊犁河“自惠远城南,西流九十里,径古尔班托海北, 又西七十里, 径安达拉卡伦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