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塔镇

双塔镇

即商榻镇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西三十六里商榻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“金泽镇”条下:双塔市“商旅往来苏松之中道也”。


(1)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中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7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塔山,人口 8030。以名胜双塔山为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设镇。地处滦河谷地。产稻、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蔬菜。有丝绸、麻纺、啤酒、塑料、纺织、建材等厂。101、112国道经此。名胜有双塔山、元宝山。(2)在河北省鸡泽县西南部。面积35.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双塔。人口5260。县西集镇。以古双塔得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划入小寨公社,1961年析置双塔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砖瓦、水泥、面粉等厂。公路通鸡泽。古迹有窦建德城遗址。(3)在辽宁省普兰店市东北部。面积156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皮铺,人口290。因境内有两座金代石塔而得名。1958年设双塔乡,同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碧流河经此。主产玉米、高粱等。有花岗岩石雕等厂。皮同公路、城松公路经此。有金代石塔和望海寺摩崖造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比景郡

    隋大业三年(607)改荡州置,治所在比景县(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平省、广治省部分地。后废。

  • 楼头赕

    宋大理置,属善巨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。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永宁州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改为永宁州。

  • 中关镇

    清置,属承德府。即今河北隆化县东南五十里中关镇。在河北省隆化县东南部。面积84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关,人口1640。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设行宫、关卡于此,处承德、隆化之间,五川、

  • 化成岩

   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39袁州府:化成岩“在府城西北五里, 下瞰秀江,旧名化成台。有开花院,唐李德裕读书于此,后人立祠于寺之侧。绝顶有塔,宋郡守王古所立。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, 为登临胜处

  • 冯翊郡

    ①三国魏改左冯翊置,治所在临晋县(今陕西大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、洛川县以南,宜君、蒲城二县以东,渭河以北地区。北魏移治高陆县(今陕西高陵县)。辖境缩小。北周废。隋大业三年(607)复置于冯翊县

  • 平靖县

    西魏置,为应州平靖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西北。为平靖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

  • 鹿危山

    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贞元十七年 (801),“韦皋及吐蕃战于鹿危山,败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栗洲

    即烈洲。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烈洲,“伏滔 《北征赋》 亦谓之栗洲,上有小山,其形似栗,因名之”。

  • 万里桥

    ①亦名笃泉桥。战国秦建于检江上,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。《元和志》卷31成都县:“万里桥架大江水,在县南八里。蜀使费祎聘吴,诸葛亮祖之,祎叹曰:万里之路,始于此桥。因以为名”;刘光祖《万里桥

  • 湖口

    即今江西湖口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齐中兴元年 (501),萧衍命邓元起攻江州,“元起将至寻阳,(陈) 伯之收兵退保湖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湖口,彭蠡湖入江之口。” 五代南唐置湖口县。即今江西省鄱阳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