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辉路
蒙古中统元年(1260)改卫州置,治所在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淇县、获嘉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638)改为卫辉府。
蒙古中统元年(1260年)升卫州置,治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属中书省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新乡、卫辉、获嘉、辉县及延津北部等地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并辖今淇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府。
蒙古中统元年(1260)改卫州置,治所在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淇县、获嘉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638)改为卫辉府。
蒙古中统元年(1260年)升卫州置,治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属中书省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新乡、卫辉、获嘉、辉县及延津北部等地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并辖今淇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府。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牛头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牛头营,“《志》云:营在望海冈西,营西北有满井,随汲随满,大旱亦然。营之西即连峰山”。
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北之根河。源出大兴安岭北麓,西南流入额尔古纳河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 《地理志·山川》: 根河 “根,蒙古语脖颈也”。额尔古纳河支流。蒙古语称滚郭勒,意为“深河”。因河水较深
元末明玉珍改龙潭宣抚司置,属施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改为安抚司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茶经·八之出》:湖州“生凤亭山伏翼阁,飞云、曲水二寺,啄木岭,与寿州、常州同”。
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伦教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顺德县有“伦教墟”。
一作倍阳宫。秦惠文王时建,在今陕西户县西南二十三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 甘露二年 (前52),“冬十二月,行幸萯阳宫,属玉观”。又 《东方朔传》: 武帝微行数出,“长杨、五柞、倍阳、宣曲尤幸”。颜师古
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六里下箬寺村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陈霸先“吴兴长城下若里人”。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。治所在保昌县 (今广东南雄县)。
即白下城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,幕府山南麓。李白诗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》:“小子别金陵,来时白下亭。”即此。
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定公十四年(前496),“孔子遂行,宿乎屯”。《集解》:“屯在鲁之南也。”今曲阜市东南有屯里,应即春秋之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