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都沬邑(今河南淇县)。《史记·卫康叔世家》: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,“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, 居河、淇间故商墟”。公元前660年,狄破卫,徙都曹(今河南滑县东)。前658年又徙都楚丘(今滑县东北)。前629年,迁都帝丘(今濮阳县西南)。前254年为魏所灭。后在秦的支持下复国。前241年秦徙卫君于野王(今河南沁阳市)。前209年,为秦所灭。

②旧时西藏四部之一。在诸藏之中,故一名中藏。又与康合称前藏。东邻康境,西接藏界,约当今西藏的拉萨市西部、那曲地区中部和山南地区。


(1)古代九畿之一。(2)西周、春秋、战国时国名。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。成王时,周公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后封,居河、淇之间,为当时大国。都朝歌(今河南淇县)。卫懿公九年(前660年),为翟所破,靠齐桓公的帮助,卫文公二年(前658年)迁都楚丘(今河南滑县东),从此成为小国。卫成公六年(前629年)又迁都帝丘(今河南濮阳市西南)。到卫昭公时,卫如小侯,属赵。卫成侯时,贬号为“侯”。卫嗣君时,贬号为“君”,只有濮阳(今河南濮阳市西南)一地,为魏附庸。秦王政六年(前241年),拔卫,徙卫君角于野王(今河南沁阳市),为秦附庸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废君角为庶人,卫灭。 (3)旧时西藏四部之一。在诸藏之中,故一名中藏;又与康(一名喀木)合称前藏。东邻康境,西接藏界,约当今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西部、那曲地区中部和山南地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蜀州

    ①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汶州置,治所在广阳县 (今四川茂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汶川、北川等县地。六年 (586) 改为会州。②唐垂拱二年 (686) 析益州置,治所在晋原县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

  • 苦菜关

    当在今贵州湄潭、瓮安、余庆三县境。《明史· 陈璘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讨杨应龙乱,率大军由偏桥、龙泉坪司进兵,渡乌江入苦练坪,与据守七牌野猪山之敌激战,“贼败逃深箐,官军遂入苦菜关……进

  • 鹏化山

   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,与武宣县连界。为大瑶山支脉。清道光年间,洪秀全、冯云山在此传教。清王定安 《湘军记》 卷1: 咸丰元年 (1851) 八月,太平军分水陆攻大黎、永安,“向荣由桂平追之,乌兰泰、秦定

  • 莲池集

    即今河南沈丘县 (槐店镇) 南十八里莲池乡。明嘉靖 《沈丘县志》: “莲池集,在治 (今县东南五十四里老城镇) 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牛满河

    即纽勒们河。今俄罗斯境之布列亚河。清康熙《平定罗刹方略》卷1:康熙二十二年(1683)十一月,“将军萨布素等奏:牛满河之奇勒尔奚鲁噶奴等杀十余罗刹,携其妻子来归”。

  • 大长山岛

    在辽宁南黄海中。即今辽宁长海县大长山岛,县治在岛上四块石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大长山岛“去(金州卫)城三百里”。又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大长山岛“在宁海县(今大连市金州区)东一百五十里。又东南十里有

  • 永州城

    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杨盘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卫“宁津故城”条下:永州城“或云隋末所置”。

  • 白陉

    一名孟门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。为太行八陉之第三陉。即“孟门”。

  • 夫余国

    又作扶余、凫臾。在今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、阿什河、拉林河流域。《后汉书·夫余传》:“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。南与高勾骊,东与挹娄,西与鲜卑接,北有弱水。地方二千里。”5世纪末亡于勿吉。部分遗民北徙嫩江流域,

  • 菁口驿

    ①唐置,在今四川会理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俄准添馆 “又经菁口、会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镇城”。②在今四川越西县附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达仕城 “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”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 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