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山长官司
明洪武六年(1373)改卢山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七十里卢山镇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裁。
明洪武六年(1373)改卢山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七十里卢山镇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裁。
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北岸之井里汶。昔为中国船舶在爪哇岛的泊所之一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即怀圣寺。又名光塔寺、番塔寺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。
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。东汉废。西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光为临乐敦侯,置临乐侯国,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。东汉省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下川岛。在上川山之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9广州府谓“上川石山而下川土山,二山皆产香蜡竹藤之属,而上川为优。居民以贾海为业”。古岛屿名。即今广东省台山市南海中下川岛。与上川山对峙。为土山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半月礁。1935年命名为半月滩。1947年改为半月暗沙。
南宋淳熙十六年 (1189) 升恭州置,治所在巴县 (今四川重庆市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3重庆府: “以介乎顺 (庆)、绍 (庆) 府二庆之间”为名。实为赵惇于淳熙十六年 (1189) 于此
即南诏会川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会川路:“天宝末没于南诏,立会川都督府,又号清宁郡。”
西汉置,属长沙国,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。东汉改为烝阳侯国。古县名。承,又作丞或蒸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南。以在承水之阳得名。属长沙国。元始五年(5年)封长沙孝王(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误作“剌王”
即今河北文安县南二十五里孙氏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文安县图:南有孙氏镇。在河北省文安县南部。面积140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孙氏,人口 3670。传因孙氏娘娘死后葬此得名。1953
亦名茂市镇。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三十里白马镇。附近有黄市井古盐井遗址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要》卷1:“茂市镇名白马庙, 西南三十里。”集镇名。(1)在安徽省桐城市中部、龙眠河东岸。白马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