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宾县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大业初属宁越郡。唐属钦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灵山县。
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临州 (后改为忠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七十里龙河镇。南宋属咸淳府。元复属忠州。明洪武初废入丰都县。
古县名。(1)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旧州。属钦州。唐贞观十年(636年)改名灵山县。(2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重庆市丰都县东南龙河镇。属忠州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废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大业初属宁越郡。唐属钦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灵山县。
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临州 (后改为忠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七十里龙河镇。南宋属咸淳府。元复属忠州。明洪武初废入丰都县。
古县名。(1)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旧州。属钦州。唐贞观十年(636年)改名灵山县。(2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重庆市丰都县东南龙河镇。属忠州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废。
又名东古城。简称古城。即今安徽颍上县北东古城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7颍州颍上县:“又有故甘城,梁置下蔡郡。有关。吴、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。”
明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罗定州: 泷水千户所 “在州城内,万历四年增设,直隶都司”。后废。(泷shuāng) 明万历七年(1579年)置,治今广东省罗定市。直隶广东
①西周封国。子姓。始封之君为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,都商丘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春秋时宋、楚争霸,泓之战,宋襄公为楚成王所败,国势大减。战国时君偃自立为王,迁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东败齐,南败楚,西败魏,
即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镇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淳耀县1943年徙治于此。
明初置,属广州府清远县。在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。
亦名峨眉大山。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峨眉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1峨眉县:“峨眉大山,在县西七里。《蜀都赋》云:‘抗峨眉于重阻。’两山相对,望之如峨眉,故名。”唐、宋以来成为佛教胜地。南宋范成大曾游大峨眉山,写
在今山东长岛县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长山岛“在蓬莱县北三十里。东西长三十里,若马鬣然。《县志》:凡海道至登州,不得入水城者,必于此驻泊。明时尝命军士屯田”。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北端海中。为南、北长山两岛
即今四川新都县东南太兴镇。民国 《新都县志》 卷1: 泰兴场 “一名新唐子,明为金安镇,清初名复兴场。在县南二十里”。
①即今内蒙古兴和县(城关镇)。清于此置二道河巡司,属丰镇厅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升为兴和直隶厅。1912年改为兴和县。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。近俄罗斯滨海边疆区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珲春厅:“东路三
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怀庆路置,治所在河内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修武、武陟二县以西,黄河以北地。清又增领今原阳县地。1913年废。明改怀庆路置,治河内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属河南分省。后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