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兴州

南兴州

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治所在义兴县(今江苏宜兴市)。八年 (625) 废。


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义兴(今江苏宜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。八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木儿温都尔山

   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西拉木伦河源处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“申谕按陈曰:‘可木儿温都儿、答儿脑儿、迭蔑可儿等地,汝则居之。’”

  • 二十四桥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门外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4扬州:二十四桥“隋置,并以城门坊市为名。后韩令坤省筑州城,分布阡陌,别立桥梁,所谓二十四桥者,或存或废,不可得而考”。宋沈括《补笔谈》犹载二十四桥之名。或谓二十

  • 玉融山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8福州《景物下》:玉融山“在福清县,今灵宝观。元(原)自石竹山,林真君骑虎上升之地,移于今所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玉融山“在县治南五里,以山石融润而名

  • 青密

    唐方镇名。至德元年 (756) 置,治所在北海郡 (后改为青州,今山东青州市)。上元二年(761) 改为淄青平卢节度使。

  • 高郎步

    亦作高浪阜、高郎务。即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: “高郎步,大佛山之下,湾环中,纵横皆卤股石,其地湿皋田瘠,米谷翔贵,气候暖。” 《海录》译作咕噜慕。

  • 大武艺陵

    唐渤海国王陵。在今吉林敦化市。武王名武艺,系渤海高王(即大祚荣)的世子,初封桂娄郡王。高王二十二年(719)春三月,武艺嗣立,为渤海二世主。同年八月,唐遣使册封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、渤海郡王、忽汗州都督

  • 猗氏县

    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南二十里铁匠营村。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改为桑泉县。北周复改猗氏县,属汾阴郡。隋属河东郡,大业九年 (613) 移治今临猗县。唐属河中府。明属蒲州。清属蒲州府。

  • 倚子山

   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 倚子山 “峰峦环峙。宋开庆初,郡守谢昌元移城治此,以据险要。今亦名州基山”。

  • 南始新县

    北魏侨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舒城、霍山等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马营镇

    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北六十里马营乡。西通定西县,南连陇西县,北接会宁县,为县中大镇。清设游击驻此。(1)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东部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营,人口1万。唐为军队牧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