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千秋冢

千秋冢

亦称千秋墓。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七里麻线沟河口东岸。原墓曾有七级阶梯,墓域广阔。因损毁严重,整个墓葬地表形成一个砾石堆。墓砖上有“千秋万岁永固”、“保固乾坤相毕”字样,故称千秋冢。据推测,墓主应为高句丽第十七代王(小兽林王)或第十八代王(故国壤王)的陵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叩马村

   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六十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二》:叩马村“相传夷、齐叩马谏武王处”。

  • 高阳池

    即习郁池。在今湖北襄樊市南。《晋书·山简传》: “诸习氏,荆土豪族,有佳园池,简每出嬉游,多在池上置酒辄醉,名之曰高阳池。”

  • 卢龙塞

   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喜峰口一带。古有塞道, 自今蓟县东北经遵化县,循滦河河谷出塞,折东趋大凌河流域,为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交通要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二年(207)北征乌丸,“引军出卢龙塞

  • 绩溪

    即今安徽绩溪县东扬之水的别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: 绩溪 “在城东,其源亦来自扬溪。下流二十余里,乳溪水东注之。又五里,徽溪水南注之。至临溪,会县南诸水,入歙县界。离而复合,交流如绩,县因以名

  • 鸿池陂

    又作洪池、鸿池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,今偃师市西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谷水自洛阳城东南,“又东注鸿池陂。池东西千步,南北千一百步,四周有塘,池中又有东西横塘,水流径通”。北魏亦作洪池。久湮

  • 连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升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十九年(1282)复改连州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于连州置安抚司

  • 白花场

    即今四川宜宾县东北白花镇。清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8宜宾县:白花场在“治东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独流口

   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,世宗北伐契丹,亲率水军自乾宁军沿流而北,“至独流口,溯流而西”,即此。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六年(95

  • 胡芦泉

    在今甘肃环县西。《宋史·范仲淹传》:天圣年间,“明珠、灭臧劲兵数万,仲淹闻泾原欲袭讨之,上言曰: ‘二族道险,不可攻……若北取细腰、胡芦众泉为堡障,以断贼路,则二族安,而环州、镇戎径道通彻,可无忧矣’

  • 丰南县

    1947年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在胥各庄(今河北丰南市)。1994年改设丰南市。旧县名。1945年由丰润县南部析置,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。1949年迁治胥各庄。1954年并入丰润县,1961年复置。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