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十万大山

十万大山

又称十万山。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部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上思州:“南有十万山,上思水出焉。”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防城县:“十万大山在西北。”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洪武二年(1369),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英杰,“英杰走十万山,官军追及,斩之,上思州平”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,西南伸入越南。山体由砂岩、页岩、砾岩构成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约150千米。东段海拔500~600米;西段海拔1000米以上。主峰莳良岭(1462米),在上思县南。为郁江、钦江分水岭。两坡不对称,南陡北缓。东南坡降水丰富,冬季暖热,富热带、亚热带植物。盛产肉桂、八角。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岩山

    在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五里。《南齐书·徐伯珍传》:“宅南九里有高山,班固谓之九岩山,后汉龙丘苌隐处也。”

  • 牛吃水乡

    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三十五里汶水乡。清置牛吃水汛。产铁矿。

  • 北宜春县

    东汉改宜春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。据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豫章有宜春,故加北矣。”南朝宋废。

  • 刀环湖

    一名皮思海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31汉阳县:刀环河“以河形弯曲,像刀环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阳府“太白湖”条下:“府西南五十里有刀环湖,以形似名也。”

  • 布库哩山

    土名红土山。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》:长白山,“《实录》:长白山之东有布库哩山,其下有池曰布勒瑚哩。相传有三天女浴于池,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,季女含口中,忽已入腹,遂有身,寻产

  • 洮州关

    明置,属洮州卫。故址即今甘肃临潭县(旧城)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洮州卫: 洮州关 “在卫城西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泞泉

   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7袁州府: 泞泉 “在府城北三十里。溉田万余亩”。

  • 和川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义宁县置,属沁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北二十六里和川镇。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和川县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。元祐元年 (1086)复

  • 无为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无为军置,属河南行省。治所在无为县(今安徽无为县)。二十八年(1291)降为州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无为军置。治今安徽省无为县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巢湖市和无为、庐江等县

  • 嗄唠别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,北投区西北约四里。原为高山族平埔人嗄唠别社,亦作小八里坌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