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运河

北运河

在今北京市东南部,通县以南至天津市,为南北大运河的起始段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北运河“在通州东。受潮、白二河之水。温榆河及西山诸泉之流为大通河者,亦自西北来注之。径州南至张家湾,会凉水河。又南径故漷县北,又折而东径香河县西,又南径武清县东,又南至天津县界,合大清河入直沽,达于海”。


京杭运河的起始段。属海河水系。古名沽水、潞水、潞河等。因与南运河相对,故名。自北京市通县至天津市与永定河汇合。长180千米。通县以北上源为温榆河。主要支流有凉水河、通惠河、凤港减河等。13世纪(元)时,利用白河下游河道修浚而成。上游建有王家园、十三陵等水库。历史上曾为漕运粮食的重要航道,后因河道淤浅而废。现为北京城区及郊区的重要排水河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分水公馆

    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:分水公馆“在县西百里。《志》云:宏治末建”。

  • 安陶县

    亦作定陶县。西汉置,属定襄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黄合少镇北二十家子古城(此古城址内曾出土汉“安陶丞印”封泥)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美岱二十家子古城,一说即今

  • 黄螂

    亦作黄琅。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黄琅镇。明万历十七年 (1589) 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全宁设治局

    1931年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。同年改设全宁县。1931年由翁牛特左旗析置,治乌丹城(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)。同年升全宁县,隶热河省。

  • 思唐山

    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四里。《方舆胜览》作唐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思南府: 思唐山“南连河只水,北枕内江水”。内江即水德江。

  • 孙耿镇

    即今山东临邑县治。北宋建隆三年(962)临邑县迁治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临邑县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移临邑县于此。(2)今镇名。在山东省济阳县西南部。面积103平方千米。人口4.95万。镇

  • 沙堰寨

    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二十六里沙堰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2:同治四年(1865)十二月,捻军“围新野属之沙堰寨”。

  • 碣山

   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平谷县: 碣山 “在县东五十里,峰峦峭拔,林谷深邃”。

  • 桃源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2池州: 桃源 “在建德县。山溪源远,人迹罕到。当五代之际,衣冠士族,避难于此,皆获免焉,故号桃源”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鲁甸县东南部、鲁甸坝子东南缘。桃源回族乡人民政

  • 统万镇

    北魏始光四年 (427),改统万城置,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置夏州。古镇名。北魏始光四年(427年)改统万城置,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置夏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