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董堡
即今山西长治市南北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北董堡“在长治县东南十里。土城周四里,高一丈八尺。明嘉靖中筑”。
即今山西长治市南北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北董堡“在长治县东南十里。土城周四里,高一丈八尺。明嘉靖中筑”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)升归州置,治所秭归县(今湖北秭归县西北旧州河)。十四年(1277)改为归州路。
北宋绍圣元年 (1094) 置,属武冈县。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
1913年改云龙州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南十七里宝丰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,迁治今云龙县治石门镇。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4712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8万。辖4镇、8
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南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南。属云中郡。东汉废。
①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四十五里淮河中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中有洲,俗号关洲。”即此。②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枝江县“芦洲”条下:“漷洲之下曰关洲,约广三十余里。利种柿,多民居。”
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之阳。雄奇秀丽,为全山之冠。崖立如削,故借蜀道之名名之。石壁上镌有 “剑门” 二字。即“剑门关”。
亦作紫大地。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。《清史稿·骆秉璋传》: 同治二年 (1863),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“由小径趋土司紫打地”。未及时渡河,遂遭全军覆没。即今四川省石棉县西北安顺场。
即今辽宁辽辽中县北三十里养土堡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新民厅图: 东南有(养) 土堡。民国 《辽中县志》 卷3: 养土堡子 “距城三十里”。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作“永顺县西”,误。
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,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、《卫藏通志》作三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