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董堡
即今山西长治市南北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北董堡“在长治县东南十里。土城周四里,高一丈八尺。明嘉靖中筑”。
即今山西长治市南北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北董堡“在长治县东南十里。土城周四里,高一丈八尺。明嘉靖中筑”。
北宋筑,属银城县。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六十里栏杆堡。元废。
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年(205),“三部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。秋八月,公征之,斩犊等,乃渡潞河救犷平,乌丸奔走出塞”。即此。西晋废。古
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即今云南永德县治德党镇。元代属镇康路。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北乌兹根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讹迹邗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郡编县: “有蓝口聚。” 同书 《王常传》: 常“与成丹、张印别入南郡蓝口,号下江兵”。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 置莲勺县于此。在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。东汉
清雍正二年(1724)析长洲县地置,与吴县、长洲县并为苏州府治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1912年并入吴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析长洲县南境置,与吴县、长洲县同治苏州府城内(今江苏苏州市旧城
即今湖南岳阳县北新墙河,注入洞庭湖。《水经》: 湘水 “又北过下隽县西,微水从东来流注”。郦道元注: “湘水左则沅水注之,谓之横房口,东对微湖,世或谓之麋湖也。右属微水,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。”
金置,属历城县。即今山东济南城北十二里洛口集。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洛口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历城镇六:盘水、中宫、老僧口、上洛口、王舍人店、遥墙。”
①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五年(前242),“将军骜攻魏,定酸枣、燕、虚、长平、雍丘、山阳城,皆拔之,取二十城”。汉置山阳县于此。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牧马山南。
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高罗安抚司:水心寨在“司南三里。有水心山,砦据其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