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清河
在今山东境。亦曰大清河。即古济水。其上源与会通河合, 自东平分流而西北,至鱼山之东,复折而东北, 经东阿、平阴、长清、济南、济阳、博兴等县市,东北入海。清咸丰间为黄河所夺。
见“清河(2)”。
在今山东境。亦曰大清河。即古济水。其上源与会通河合, 自东平分流而西北,至鱼山之东,复折而东北, 经东阿、平阴、长清、济南、济阳、博兴等县市,东北入海。清咸丰间为黄河所夺。
见“清河(2)”。
一名清秀山。在今广西桂林市西北隅。明曹学佺 《广西名胜志》 卷1临桂县: “清秀山从西清门下濠石道,上西皋入夹山口,缘山行,又里许,有塘曰清岩出其上,环桂诸山本以孤峭标秀,而是山则冈连陇凑,盘纡岪郁,
①在今山西静乐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忻州》:天柱山“在静乐县南三里。相传后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尝过此,因名。山间有金龙泉”。②在今辽宁沈阳城东北。本名东牟山。清太祖努尔哈赤福陵在此,顺治十六年(1659)封
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浮梁县: 倒湖在 “县东北百三十里,与祁门县接界。又东北百十里即祁门县也。湖当往来经行之道”。
在今湖南株洲县南泗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 “石门关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九十里有泗州驿。《舆程记》: 驿北去渌口六十里,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。”
殷都。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。《尚书·盘庚》: “盘庚五迁,将治亳殷。” 郑玄注云:“商家自徙此,而号曰殷。”
1946年4月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由丰润县南部析置,治胥各庄 (今河北丰南市)。后裁撤。旧县名。1946年由丰润县南部析置,治今河北省丰南县胥各庄镇。旋即撤销,仍并入丰南县。
即今甘肃西部洪水坝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肃州卫:“东南有红水,俱流入白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红水“在州东南三十里。源出南山,北流合白水, 至下古城东南入讨来河。水有红色,故名”。村名。在甘肃省景泰县
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二》: 麻山关 “在河州东南一百四十里,接巩昌府洮州厅界”。
从今北京市西南周口店起,西北至长沟峪。长约5公里。1915年建成。
北宋置,属阌乡县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。以在潼关之东而名。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西。以在潼关之东得名。当豫、陕交通要冲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陕州灵宝县领关东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