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巴郡
即北巴西郡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
即北巴西郡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
在今山东聊城市西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:平原郡聊城县有畔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十三年 (417),刘裕伐后秦,“魏兵不能当,一时奔溃,死者相积,临阵斩阿薄干,魏人退还畔城”。即此。在今山东省聊城市
五岭之一。又名永明岭、揭阳岭。在今湖南省与广西交界处。最高峰韭菜岭在湖南江永县西北,海拔2009米。《水经·钟水注》: “都山即都庞之峤也,五岭之第三岭也。”又称揭扬岭。南岭组成部分。在湖南省南部和广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阳邑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太谷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3太谷县:“因县西太谷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初属并州,武德三年(620)为太州治,六年(623)改属并州。后属太原府。元
在今四川渠县北汉碑乡南汉亭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2渠州:双石阙“在大竹县北一里。其一镌云‘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’。其一镌云:‘汉新丰令交趾都尉府君’。其阙上各镌出屋宇禽兽飞走之像。又有单石阙二,
清乾隆时建,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内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文津阁在“山庄千尺雪之后, 卜高明爽垲,用浙江范氏天一阁之式,建为高阁,收藏四库全书,高宗纯皇帝御题曰文津阁”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可泉县置,属越嶲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。后陷于南诏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可泉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。属越嶲郡。南诏时属会川都督府。后废。
1943年由兴安东、西、南、北四省合并设置,驻王爷庙(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)。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废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内。《邺中记》载:“圣寿堂在修文、偃武殿后。”《北齐书·祖珽传》:“后主令要中数人扶持出入,直至永巷,出万春门,向万寿堂。每同御榻,论决政事。”
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。民国《重修滑县志》卷6:“白道口,距城四十五里。”
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1灵池县: 武侯山 “在县东南十五里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 灵泉县 “有武侯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