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凤阳县

凤阳县

明洪武七年(1374)分临淮县置,为凤阳府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凤阳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凤阳府:凤阳县“以在凤凰山之阳,故名”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东部、淮河南岸。属滁州市。面积1950平方千米。人口71.9万。辖15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。春秋钟离国,在今县东北临淮镇。秦置钟离县,属九江郡。三国魏属淮南郡。东晋安帝时置钟离郡,改钟离县为燕县,为郡治。南朝宋明帝时置徐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徐州为楚州,北齐文宣帝时改楚州为西楚州,改燕县复为钟离县。南朝陈改西楚州为北徐州。北周复改为西楚州。隋开皇二年(582年)改西楚州为濠州,废钟离郡。大业初又改濠州为钟离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又改为濠州。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朱元璋改为临濠府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建为中都,改钟离县为中立县;三年改为临淮县,六年改临濠府为中立府;次年又改为凤阳府,析临淮县地置凤阳县为府治,因在凤凰山之阳得名,治今府城镇。清乾隆二十年(1755年)省临淮县并入凤阳县。1912年废府。1914年为淮泗道尹驻地。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滁县专区,1952年属安徽省滁县专区。1956年属蚌埠专区。1961年复属滁县专区(1971年改地区)。1992年属滁州市。地处皖东丘陵北部与沿淮平原结合地带。县境中部丘陵起伏与冲畈相间。东北部属沿淮平原。有濠河、板桥河、小溪河等均入淮河。北部沿淮一带有方邱湖、老塘湖、雷家湖、月明湖等湖塘洼地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、豆类、薄荷等。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,全国三大烟区之一。为禽蛋重要生产基地。林产松、杉、柏、板栗等。水产鱼、虾、蟹、鳖,花园湖大闸蟹和梅河梅鱼有名。有金、铁、大理石、白云石、石英等矿。有铁合金、变色玻璃、化肥、农机、水泥、保温材料等厂。京沪、蚌水铁路分别贯穿在县境东、西。合蚌、凤明、淮凤等公路干线交会县境,合徐高速公路经此。临淮关港为沿淮航运重要港口之一。名胜古迹有明中都城遗址、明皇陵石刻、龙兴寺、古钟离城址等。为“凤阳花鼓”之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冈

    在今四川康定县东深沟子。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,打箭炉营官昌则集列叛乱,与清军在此激战。民国贺觉非《西康纪事诗本事注》:“惟大冈不下,后由泸定把总王允吉、天全土官王自唐,募健卒五百人,绕至大冈之后

  • 秦余 (馀) 杭山

    即阳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北三十里。春秋时,越王栖禽礼葬吴王夫差之地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“秦余杭山者,越王栖吴王差山也,去县五十里。山有湖水,近太湖。” 《吴越春秋》 卷5: 越王伐吴,“吴王率群臣遁

  • 黄浦溪

   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黄浦溪,“县北二十里有黄浦镇,南通运河,东接凌溪,又东北入射阳湖”。②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潭下河,为五华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

  • 舜庙

    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九疑瑶族乡境内舜源峰北麓。《史记· 五帝本纪》: 舜 “南巡狩,崩于苍梧之野,葬于江南九疑,是为零陵”。庙建于明洪武四年 (1371),清代屡经修葺。正殿已圮,殿后护碑亭内竖隶书

  • 迦罗舍佛

    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之叻丕一带。《旧唐书·南蛮列传》: “堕和罗国,南与盘盘,北与迦罗舍佛、东与真腊接,西邻大海。” 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作罗卫。

  • 之罘水

    在今山东蓬莱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0蓬莱县:“之罘水在县南十五里。源出羽山,与石门水合流入海。”古水名。在今山东省蓬莱市南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之罘水“在县(蓬莱)南十五里,源出羽山,与石门水合流入海”,即

  • 巴江

    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南江,为渠江上游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8化城县“有巴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巴江“水屈曲如巴字,因名。即字江也”。②即今四川仪陇县东之消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仪陇县:巴江

  • 希巴尔台河

    即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南、兴和县北之五台河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希巴尔台河“在(正黄等四旗)牧厂西七里。源出诺诺浑博罗山西平地,北流入查喜尔图插汉池”。

  • 湛口江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“湛口江水出府东南四十里留池坑,有赤江水流合焉。东流五十里合大江。水浅而清,因名。”

  • 沐川县

    1942年改沐川设治局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。以沐川河为名。在四川省南部。属乐山市。面积 1401.29 平方千米。人口25.5万。辖7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沐溪镇。唐置沐源镇。北宋置沐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