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冶山

冶山

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冶山“上有塔。石洞深邃,水四时不竭。东有王府洞。昔人淘金址尚存”。民国《密云县志》卷1:冶山“上有砖塔,辽建普济寺,废碑今尚存。……产铁甚佳,上多磁石”。

②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8真州:冶山“在六合县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冶山“产铜、铁及磁石。相传吴王濞铸钱于此,坑冶之迹尚存”。

③在今福建福州市旧城内东北隅。山西北有欧冶池,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之地。

④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章丘县:“冶山在县(指章丘县旧治绣惠镇)西南六十里。唐时冶铁于此,因名。”


(1)在福建省福州市旧城东北隅。山西北有欧冶池,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之地。(2)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北。产铜、铁、磁石等矿。相传西汉吴王刘濞铸钱于此,故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派河渡

    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中派乡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中派河渡“在城南五十里”。为派河经流渡口,故名。

  • 怀远卫

    明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。后废。

  • 胡弩镇

    唐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在今新疆和田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于阗“南六百里有胡弩镇”。古镇名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南。唐时位于于阗南六百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于阗南六百里

  • 罗村寨

    在今贵州仁怀县境。《明史·吴广传》:明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征播之役,广军出合江,屯二郎坝 (今贵州习水县东南二郎乡),“陶洪、安村、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,他部来归者数万”。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。

  • 陆溪

    即今广东德庆县西绿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德庆州:陆溪在“州西五十里。源出佛子岭,东流三十里入江。水口旧有陆贾庙,因名”。

  • 会川都督府

    又名清宁郡。唐南诏置,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县东与南至金沙江,西至雅砻江,北抵大渡河。寻改为会同府。北宋大理时改为会川府。南诏置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石棉、甘格、冕宁、

  • 街河市

   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三十八里街河市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松滋县南有街河市。

  • 南庙市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南南庙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宜春县南有南庙市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南庙 “距城四十里。旧名堵田。……地广人稠,为南部交易市集地”。

  • 道士墩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区南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 南齐中兴元年 (501),梁高祖萧衍起兵攻建康时,命 “邓元起据道士墩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年),萧衍起兵东下

  • 丝绸之路

    古代中国至亚洲西部、南部及欧、非各地之交通道路。主要运输货物为中国之丝绸,故又名丝路。其主要路线:东端起自今陕西渭水流域,向西通过甘肃河西走廊后,或经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,在疏勒(今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