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乐县

兴乐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白马县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南朝宋废。

②南朝宋武帝置,为宋熙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镇。西魏恭帝元年(554)改为嘉川县。

③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)以侨流置,属南晋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南齐废。

④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都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都县。大业三年(607)省入成都县。

⑤唐武德三年(620)析安邑县置,属虞州。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东北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白马县置,治今四川省松潘县北岷江源附近。属汶山郡。南朝宋废。(2)南朝宋武帝置,治今四川省旺苍县西南嘉川。属宋熙郡。西魏恭帝元年(554年)改嘉川县。(3)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安邑县置,治今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西北。属蒲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眼山

    在今陕西神木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神木县:龙眼山“上有二穴,穿透如眼,因名”。

  • 水云洞

    在今贵州安顺市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 引《游名山记》:“洞高十余丈,中平旷,可容千余人。旁有潭水下注。西有一大窍, 日光穿射,备红、黄、白、黑诸色。西南隅一石直立,若观音。东北有石莲花,形色种种

  • 韩庄

    ①即今山东微山县东南韩庄镇。地濒微山湖,旧为卫漕要地,运河诸闸总汇之处。②即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四十二里韩庄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汝阳县 “杨埠关 “条下载: 韩庄店在县西。明正德六年 (1511),刘

  • 紫宫

    北魏平城宫东北部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 “高祖孝文皇帝,讳宏,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,母曰李夫人。皇兴元年八月戊申,生于平城紫宫。”

  • 南坪

    即南坪营。今四川南坪县。民国属松潘县,有县佐驻此。村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部、黄河东岸。南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60。清咸丰年间建村。因地形平坦而得名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玉米、高粱、小茴香,畜产

  • 宜春口

    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。宋范致明 《岳阳风土记》: “洞庭山之北,宜春口出焉。韩退之诗 ‘朝发宜春口’,即此地也。”

  • 唐家寺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。民国 《新都县志》 卷1: 弥牟镇 “一名唐家寺,在县东北十七里。后唐时已有之,明季兵燹,废为邱墟。清康熙二十 一年重建”。

  • 热务作坝

    亦作热务寨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热务沟乡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置热务作坝土百户。

  • 勃伽夷城

   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,藏桂西北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2: 瞿萨旦国 “王城西行三百余里,至勃伽夷城,中有佛坐像,高七尺余,相好允备,威肃巍然”。

  • 折脚堰

    在今四川安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(神泉)县北二十里有折脚堰,引水溉田,贞观元年开。”在今四川省安县塔水镇北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开,引水灌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