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兰州

兰州

①隋开皇元年(581)置,治所在子城县(今甘肃兰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县等地。大业初改为金城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名兰州,治五泉县(今兰州市,后改名金城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金城郡,乾元元年(758)复名兰州。辖境仅有今兰州市附近地。广德元年(763)没于吐蕃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)收复。崇宁三年(1104)置兰泉县为州治,属巩昌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兰县。成化十三年(1477)复为兰州,属临洮府,不领县。清康熙五年(1666)为甘肃布政使司治。乾隆三年(1738)移临洮府治此,改为兰州府。

②北宋置,为羁縻州,属宜州。治所在都彝县(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)。元改为东兰州。

③元至元十二年(1275)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六十四里坡脚。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兰州,在兰沧水之东。”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属鹤庆府。后属丽江府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废。


(1)隋开皇元年(581年)置,治子城县(又先后改金城县、五泉县、兰泉县,即今兰州市。金废入州)。以皋兰山为名。辖境约今甘肃省兰州、榆中、临洮、康乐、皋兰、永登等市县地。大业初改为金城郡。唐初复为兰州,“安史之乱”后地属吐蕃,后又属西夏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复置,属秦凤路。辖境约今兰州、榆中、永靖等市县地。金属临洮路。元属巩昌总帅府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为县,成化十三年(1477年)复为州,属临洮府。清为甘肃省会,乾隆三年(1738年)移临洮府来治,改为兰州府。(2)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。属宜州所领羁縻州。辖境相当今东兰县一带。大观元年(1107年)废。元又置为东兰州。(3)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兰溪郡置,治今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。属丽江路。明曾属鹤庆府,后又属丽江府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山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灵山下。大业初省入元氏县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南宾县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灵山县

  • 北岩寨

    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南跶石岭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北岩寨“在县东十里汰石岭上”。

  • 新泉军

    唐置,属会州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。开元三年 (715) 废为守捉。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改置新泉砦。唐置,治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、黄河南岸,属河西节度使。北宋元符元年(1098年)改新

  • 群科札萨克旗

    和硕特南左翼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海晏县东北、大通回族自治县西。

  • 石港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。明正德《琼台志》卷5:石港“在县(治今老城镇)西二十里封平都,源合西峰、沙地、南滚、硝阳四水,会潮成港,港口两岸皆石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石港

  • 春秋戎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,伊水东。《左传》:僖公十一年(649)夏,“扬拒、泉、皋、伊、雒之戎同伐京师”。杜注:“扬、拒、泉、皋皆戎邑,及诸杂戎居伊水、雒水之间者。”江苏省扬州市简称。

  • 京索

    京,春秋郑邑。秦置京县 (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京襄城村)。索,索亭,又名大索城 (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)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楚起于彭城,常乘胜逐北,与汉战荥阳南京、索间。” 《集解》 引应劭曰: “京

  • 云溪县

    唐文明元年(684)改江华县置,属道州。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(沱江镇)西南。神龙元年(705)复名江华县。古县名。唐文明元年(684年)改江华县置。治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老县。属道州。神龙

  • 宜湘水

    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北,为湘江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0全州: 宜湘水 “在清湘县北九十里,出歌山”。清雍正 《广西通志》 卷13: 宜湘水 “源出 (全) 州北九十里山,东流三十里入湘江”。

  • 石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北七百多米处,与永兴岛同基于一礁盘上,属宣德群岛。面积0.08平方公里。最高处海拔13米,是南海诸岛中地势最高的岛屿。中国渔民向称小巴岛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