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八川

八川

又作八水。即关中地区长安附近泾、渭、灞、浐、酆、镐、潦、潏八水的总称。酆亦作沣、丰,镐亦作滈,潦今作涝,潏亦作泬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荡荡乎八川分流”,指此。


关中地区长安附近霸(灞)、产(浐)、泾、渭、酆(丰、灃)、镐(滈、鄗)、潦(涝)、潏(泬)八条河流的总称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终始灞浐,出入泾渭,酆镐潦潏,纡余委蛇,经营乎其内。荡荡乎八川分流,相背而异态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柘厥关

    唐置,在今新疆库车县西渭干河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安西西出柘厥关,渡白马河,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。”

  • 白茅山

   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庐江县有白茅山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:白茅山“亦名白茅岭。路达舒城”。

  • 仙人山

    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5引《岭表录》云:“象州武仙县, 旧有神仙集众高山,羽驾时见。如建州武夷山, 皆有仙人换骨函在。”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武仙县“有仙人山”。

  • 虎峪口

    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大同府》: 虎峪口 “在阳高县东北二十里。东西十五步,墙高一丈”。

  • 河亶甲城

    一名殷城。商王河亶甲所都。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。一说在今安阳后岗一带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 载: “河亶甲居相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“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,即河亶甲所筑之都,故名殷城也

  • 淡水县

    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,为台北府治。治所在艋舺 (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)。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后改置台北县。古县名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置,治艋舺(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),为台北府治

  • 官窑墟

    即今广东南海市北官窑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6: 南海县有 “官窑墟”。

  • 仙女岭

    ①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茶陵州:仙女岭“高险有仙女泉。元末土人避兵于此”。②即仙女山。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七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1贵州:仙女岭“在州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陈墓

    即今江苏昆山市西南陈墓镇。原名锦溪镇。南宋孝宗的陈妃爱此水乡,殁后,宁宗嘉泰时选镇南五保湖(今名陈墓荡)为陈妃水冢,因改镇名为陈墓。旧属长洲县,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江苏省昆山市西南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乃河堡

    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四十里下乃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乃河堡“嘉靖四十五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,西去老营堡四十里。嘉隆间,寇由此入犯,掠石州崞县诸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