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偏顶山

偏顶山
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抚宁县: 偏顶山 “高插云霄。山半平漫半顷,可耕植,号平台。隆庆初,居民避兵于此,亦得免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芦岭关

   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六十里。置关岭上,凭高为险。明宣德中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二十一年 (1756) 裁。

  • 宋站

    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北宋站镇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肇东县图:县北有宋站。

  • 虎思斡耳朵

    又名八剌沙衮、古徐鬼国讹夷朵、大林石牙、亦堵、骨斯讹鲁朵、谷则斡儿朵。西辽都城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》: 耶律大石称帝后,“班师东归,马行二十日,

  • 马邑郡

    隋大业三年(607)改朔州置,治所在善阳县(今山西朔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寨县和恒山以北,内蒙古岱海、黄旗海以南地区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朔州,天宝元年(742)又改马邑郡,辖境缩小。乾元元年(

  • 社林

    亦作杜林、桂林、徒林。西周地,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漆水河发源处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90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夷王猎于杜林,得一犀牛。”雷学淇《考订竹书纪年》卷4:“杜林,近本俱讹作社林。”《国语·晋语》 作徒

  • 西原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罗和县(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)。北宋废。唐羁縻州,治罗和县(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)。宋废。

  • 白垭堡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梓潼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梓潼县: 白垭堡“在县东。又东曰图山堡”。

  • 米粮川

    即今陕西镇安县东南米粮镇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三年(1798),“贼(指白莲教徒)溃遁五郎,为乡勇所遏,东趋镇安。德楞泰驰赴米粮川,扼其赴山阳之路”。

  • 卞和洞

    又名抱璞岩、抱玉岩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北岸荆山。为春秋时楚人卞和采玉处,故名。北宋苏轼《涂山荆山记所见》诗中“刖人有余坑,美石肖温瓒”。即指此。洞内原有唐胡曾《荆山诗》碑,惜已毁。又称抱璞岩、抱玉

  • 丁字河镇

    北宋置,属渤海县。即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大营城。亦名丁河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