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洋河镇。明置,属桃源县。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。因白洋河为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桃源县:“东有三义镇巡检司,崇祯末,移于县西之白洋河镇。”清设千总及宿迁县主簿驻此。以产名酒“洋河大曲”著称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阿猴社“离府治二百七十里”。连横《雅言》:“‘阿猴’固番语,犹言‘大竹’。”
南朝梁改北随安左郡置,治所在顺义县(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)。西魏改为南阳郡。
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口水库中。西魏曾置淅川县于此。明设驿。后废。
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曾于此置阜新县。
宋置,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屯上乡。清废。
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通江县:三花山“在县东北七里”。
唐武后久视元年 (700) 置,属羁縻淯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境。后废。
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克度。明洪武中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克度。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后废。
即今宁夏隆德县西南沙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二》 “隆城驿”条下:“西十里铺沙塘铺、乱柴铺,俱设墩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