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佛坪县

佛坪县

1913年改佛坪厅置,属陕西汉中道。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县城村(佛爷坪)。1925年迁治袁家庄(今佛坪县)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南部。属汉中市。面积 1279 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辖2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袁家庄镇。清嘉庆五年(1800年)于今袁家庄镇设周洋县丞署。道光四年(1824年)废周洋县丞署,于佛爷坪(今周至县厚畛子乡旧县城)分洋县东北部、盩厔县(今周至县)西南部地置佛坪厅,地跨秦岭南北,属汉中府。1913年罢厅设佛坪县。1914年属汉中道。1925年移治今址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,1951年属南郑专区,1953年属汉中专区。1958年撤销县制,辖地划归洋县。1961年以秦岭以南原辖地和洋县部分地恢复佛坪县制,1969年属汉中地区,1996年属汉中市。地处秦岭山地。椒溪、金水等河发源北境南流,属汉水水系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为省林业县。森林覆盖率75%以上,其中天然林占82.2%。人均林地57亩。活立木积蓄量538.4万立方米,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0倍。岳坝林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,有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、华南虎、红翅鸠等数十种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马铃薯、大豆、小麦为主。林特产富山萸肉、天华山党参、天麻、黄连、桔梗等药材和木耳,为国家山萸肉生产基地县。矿产有石墨、铁、大理石、水晶石等。有酿酒、木材加工、机械制造等工业。周城公路经此,佛两公路与西万公路相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印山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尧渡河岸。《寰宇记》卷105建德县:“印石在县西北五里历水岸。石壁峻拔。旧传许旌阳逐蛟至此,岸崩。其石崩处,屹然成壁,印石而去。其石印篆文,圆若马蹄迹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石印

  • 陌南

    即今河北献县西北三十二里陌南乡。清乾隆《献县志》 卷3市集: 有陌南。

  • 黄草峡

    又名黄葛峡。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历四年 (769),泸州刺史杨子琳叛,率兵东下,“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,子琳悉擒之,击守仙于忠州,守仙仅以身免”。即此。唐杜甫 《黄草》

  • 嘉陵江

    古又名西汉水、渝水、阆中水、巴水。在今四川省东部,为长江支流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。” 源出甘肃东南的秦岭山系,汇为西汉水; 及四川西北岷山系,汇为白龙江。于四川广元市西南

  • 安定连礁

   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的南部边缘。东距海鸠暗沙2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安定连礁。

  • 开山

   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开山岛。清嘉庆《海州直隶州志》卷11引《顾志》:开山在“鹰游山东北,周围约百余里。舟被风者或至其处”。

  • 九十九陇

    在今贵州普定县南。清康熙《贵州通志》卷6安顺府:九十九陇“周围一百余里,两水界其左右,外开重关七八所, 内藏九十九陇,大小不等,皆弯环如带,分门别户,各作城府,道通一线。中多平衍可耕,四面奇峰插汉,绝

  • 泎水

    又名柞水。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3: 乾祐县有泎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镇安县: 泎水 “在县东五里。出秦岭,流入洵阳县界,合旬水入于汉江”。

  • 龙尾水

    即今陕西北部杏子河。源出靖边县南白于山,东南流经志丹县东北,至安塞县南合延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龙尾水“出北地神泉障北山龙尾溪,东北流注清水”。

  • 雒阳

    本名洛邑,春秋时亦称成周。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二里洛河北岸。周敬王避王子朝之乱徙都成周,指此。此后加以扩建,为春秋后期较繁荣的都市之一。战国时改称雒阳,以在雒水之北而得名。东汉建都于此。故城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