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伽师县

伽师县
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,属新疆疏勒府。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(今新疆伽师县)。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1930年直属新疆省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属喀什地区。面积 6670 平方千米。人口32.8万。县人民政府驻巴仁镇。伽师又称“排孜阿瓦提”(维吾尔语),意为“美好、繁荣昌盛之地”。传说在17世纪以前,这里原是一片荒漠地带,以后陆续有人前来开垦种植、放牧牲畜。当时有一名叫排孜拉苏皮的人带领群众疏通了克孜勒博依、排孜阿瓦提两条河渠,使之变成水源丰富、五谷丰登、树木葱翠的繁荣之地。从此人们称其为“排孜祖勒阿巴特”,后变音为“排孜阿瓦提”。伽师设县前一直为古疏勒国属地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设伽师县,属喀什噶尔道。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。1949年属喀什专区,1955年直属喀什行政公署,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。1970年属喀什地区。1977年划归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;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。排孜阿瓦提河、克孜勒河、台勒维切克河横贯境内。主要灌渠有克孜勒博依、红旗、夏普吐勒、胜利和夏阿瓦提等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稻和棉花、油菜籽、蔬菜、西瓜;土特产有甜瓜、茴香、甘草。尤以“伽师瓜”久负盛名,并远销内地和国外。有黄羊、野猪、狐狸、天鹅和红柳、薄草、骆驼刺等野生动植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津堡

    ①北宋置,属银城县。在今陕西神木县南。金改属葭州。后废。②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改南达堡置,属河州。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河州: 通津堡 “东至安疆砦四十五里,西至大通城

  • 丰利郡

    西魏改南上洛郡置,治所在丰利县(今陕西白河县南)。北周废。西魏改南上洛郡置,治丰利县(今陕西白河县南)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白河、平利二县地。北周废。

  • 米扎山

    又作米占山。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之克鲁格拉亚索扑卡山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5:乌苏里江“经(朱尔根)城西境稍北,有能兔北河自东合三水西北流经城之北境,而西来会。又西北,经西朱尔根城之北,有奴客

  • 兰干山

    当在今蒙古国西南西戈壁省境。《汉书·李广传》附李陵传:天汉二年(前99),贰师将率大军伐匈奴,武帝召陵,陵“愿得自当一队,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,毋令专乡贰师军”。

  • 栖东县

    1941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栖霞县东部析置,治马连冢 (今山东栖霞县东北马陵冢)。1953年7月撤销,并入栖霞县。旧县名。又称栖东行署区(县级)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栖霞县东部析置。以位县

  • 青澳

    即今浙江洞头县北大门岛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,“卢佶闻钱传璙等将至,将水军拒之于青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温州府: 青澳山在 “府东二百里海中,两山对峙如门,亦名青澳门”。古岛名

  • 直河镇

    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北。西北去古邳镇六十里。明初置直河驿。嘉靖四十五年 (1566) 改置巡司。

  • 哈喇巴勒图

   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西卡拉巴尔特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3伊犁西路: 哈喇巴勒图 “在吹郭勒南岸,索郭鲁克西三十里支河之间。逾乌兰乌苏至其地”。

  • 陡沟

    又名徙沟。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、固镇县东,北接马路沟,南入浍。长约二十余里。《宋史·李显宗传》: 南宋隆兴元年 (1163),李显宗 “自濠梁渡淮,至陡沟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。南宋隆兴元年(11

  • 瑞岩山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福清县: 瑞岩山在 “县东二十里,山多岩洞诸胜”,故名。明嘉靖中,戚继光曾于山北辟大洞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