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交道镇

交道镇

①清置,属澄城县。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南交道乡。

②清置,属鄜州。即今陕西富县东交道乡。


(1)在北京市房山区东南部。面积37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交道,人口 3520。交道为“多条道路交会”之意。原属河北省良乡县,1958年划归北京市周口店区;同年成立琉璃公社交道管理区,1961年升为交道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小清河过境东部,大宁水库西灌渠过境西部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。京广铁路经此设站。有酶制剂、食品加工等厂。(2)在陕西省富县东部。面积140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交道,人口630。因地处交通要道,故名。清为交道镇。1956年设交道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设乡,1998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,并产苹果、烤烟。有综合厂。抗日战争时被誉为“边区南大门”。(3)在陕西省澄城县中南部。面积8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交道,人口 1670。春秋为秦、晋、魏交通要道,故名。清初已设镇。1950年设交道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7年改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特产红枣。有采石场及水泥、农机修造等厂。西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龙首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插汉城

   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。辽庆州古城在此。《清一统志· 巴林》: 庆州旧城“此城在喀喇木伦河旁,蒙古名插汉城,周五里余。喀喇木河即黑河。黑山在其东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上蓬州

    唐开元十七年(729)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
  • 馆前站

    元置,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北七十里馆前镇。明洪武初改为馆前驿。元置,即今福建省长汀县东北馆前。明时改馆前驿。

  • 安西城

    ①唐南诏置,属镇西节度。在今缅甸克钦邦孟拱河西岸的孟拱。为从南诏通天竺正西一道的重要城邑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6:“从上郎坪北里眉罗苴盐井又至安西城,直北至小婆罗门国。”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。②即安西都护府

  • 利城

    ①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。汉置利县于此。②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十四里勐宋。③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林县“辅岩城”条下:利城,“唐置铁冶处。宋至和中废”。(1)

  • 永新州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升永新县置,属吉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永新县。明洪武初仍降为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永新县为州,治今江西省永新县。属吉安路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永新、宁冈、莲花等县地。明洪武初复降

  • 龙耆

    一名龙夷。即今青海海晏县(三角城)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和帝时“拜(曹)凤为金城西部都尉,将徙士屯龙耆”。即此。又作龙夷(《水经注·河水》)、龙支(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李贤注)。在今青海省海晏县。西汉元

  • 城中县

    北魏神龟元年 (518) 于库仁川置,属朔方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东秀仁河流域。西魏改属安宁郡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为城平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神龟元年(518年)置,治今陕西省清涧县西北。西魏属安政

  • 啰?抹通城

   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里湟水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 通湟砦,“故啰��抹通城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”。吐蕃筑,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年)改通湟

  • 芦塘营堡

    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置,即今甘肃景泰县东芦阳镇。设参将驻守。清改设游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