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龙潭

五龙潭

在今河北任丘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任丘县:五龙潭在“县北十一里。县西十八里为白龙潭,水皆渊渟,大旱不竭”。


又称灰湾泉。在山东省济南市旧城西门外,南距趵突泉约500米。由5处泉水汇注而成,水深数尺,广约亩许,状若深潭,故名。相传唐代秦琼居此,旧有“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”石碑。周围尚有古温泉、月牙泉、悬清泉、醴泉、天镜(江家池)等泉水21处,组成五龙潭泉群,汇入西护城河,北流入小清河。周围广植花木,缀以假山,周砌花墙,辟为五龙潭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闵忠寺

    一作悯忠寺。即今北京市宣武区西法源寺后街之法源寺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宋王曾上契丹事曰:幽州“有闵忠寺,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”。

  • 仁和郡

    西魏置,治所在贵平县(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末年置,治贵平县(今四川简阳市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府山城

   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泰和县: 府山城 “在县南四十里。《图经》 云,陈置县,隋废”。

  • 石经山

    又名白带山、��题山、云居山、小西天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。山因藏石经而名。山有石经洞,下有云居寺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:“隋大业间法师静琬者处此,募缘凿石为板,刻经一藏

  • 左乡郡

    北魏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左南乡县(今河南淅川县南)。西魏改为秀山郡。

  • 五国头城

    指辽五国部之一的越里吉,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宋徽宗被金人俘获,囚死于此。即“越里吉”。

  • 定慧寺

    又名普济寺、焦山寺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。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,名普济寺。南宋景定中重建,改名焦山寺。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 赐名定慧寺。建筑宏伟,殿阁与金山寺迥异,故有 “金山寺里山,焦山山里

  • 十里堠

    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十里堠。清光绪《忻州直隶州志》卷13:十里堠“距城十里”。

  • 沃野设治局

    1930年改陶乐设治局置,属绥远省。治陶乐湖滩(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高仁镇)。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。1930年由陶乐设治局改名,治陶乐湖滩(今宁夏平罗县高仁镇)。属绥远省。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,并

  • 过街梁

    亦作锅盖梁。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北锅盖梁镇。民国《西昌县志》卷1:锅盖梁在“县西北二十五里。……因通省大道,旅客多于此休息”。又卷9:同治七年(1868),“贵州提督周达武提师二万,先后由越嶲之普雄,西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