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里冢遗址
在今山东乐陵市南五里冢村。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存。出土文物有磨制石斧、石镰、卜骨、骨锥及夹沙灰陶鬲足、陶杯、石环、陶纺轮等。
在今山东乐陵市南五里冢村。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存。出土文物有磨制石斧、石镰、卜骨、骨锥及夹沙灰陶鬲足、陶杯、石环、陶纺轮等。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六十里。后改为关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三十五里雅图沟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平泉州有“丫头沟”镇。即此。
或译作咭利。 即今英国。 名见清陈伦炯 《海国闻见录》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英吉利国即红毛番,在佛郎机西南对海。”
即亦八里城。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别失八里,“(永乐)十六年,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,而自立,徙其部落西去,更国号曰亦力把里”。即“亦剌八里”。
又作北辰山。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余庆县: 拱辰山在 “县南百五十里。以山势北向而名”。
①即龙刚县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“龙定令,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龙冈,疑是。永初郡国、何、徐并云龙定。”②隋开皇九年(589)改襄国县置,属洺州。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。《元和志》卷15
在今云南陆良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曲靖军民府:木容关“在陆凉州(旧州)西一十里”。
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锡场镇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河源县有立溪锡场。在今广东省河源市西北锡场。北宋属河源县。
又名梅君山。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安县: 梅君山 “在郡东南,云梅福炼药于此山上升,因名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引 《新志》: “又名梅仙山。山顶丹井、坛灶犹存。”
辽应历十三年 (963) 置,属奉圣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六十里东城。统和中属弘州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辽应历中置,治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东城。属奉圣州,寻属宏州。明初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