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四川通江县北空山乡。清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“南山里十甲,由县东蒌峪溪至空山坝。”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粉碎四川军阀三路围攻,取得极大胜利,史称 “空山战役”。
即今湖北襄阳县北古驿镇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“金人犯吕堰,珙……亟命诸军追击吕堰,进逼大河,退逼山险,砦军四合,金人弃辎重走。”明置驿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吕堰驿。南宋绍定六年(1233年)
五岭之一。在今湖南省东南部郴县、宜章县间。秦名阳山,汉晋以来又有上岭山、客岭山( 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)、黄箱山 ( 《寰宇记》)、腊岭(《太平御览》 引 《太康记》、《通典》)、黄岑山 (《水经注》、
元置,在今四川永川县南、长江北岸朱沱镇。明正德《四川志》卷13江津县:汉东水驿“在治西一百八十里”。
俗名石鸡山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轨“隐于宜阳女几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西晋张轨少时曾隐居于此。
①在今湖北嘉鱼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嘉鱼县:九陇山“县南六十里有九陇四合”。②亦名九龙山。在今四川开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开县:九陇山“在县西二十里。九峰连峙,势相起伏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:
即今北京市大兴县(黄村)东南四十二里礼贤镇。相传燕昭王筑黄金台,礼贤下士,四方豪杰慕名而来,礼贤之名即取义于此。清名礼贤庄,为县丞驻所。
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北长宁水。《寰宇记》卷28同州澄城县引《水经注》云:“云门谷水源出澄城县界”,东流注洛水。
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。本名石镜山,唐昭宗时改名衣锦山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昭宗诏(钱)鏐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。”古山名。唐昭宗时以石锦山改名。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南。
①又名砻丛山、 笼丛山。 简称丛山。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绩溪县: 砻丛山“在县北二十九里。其山四合交凑,中有大路,向宣州宁国县,路又二郡分界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宁国县: 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