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云山

五云山

①在今浙江义乌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五云山“在县西四十里。五云溪出焉”。

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五云山,“《旧图经》云:在钱塘县,约高百丈,周回一十五里,山中有真际院,岭上有天井,大旱水不竭”。

③即五名山。在今湖北红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安县:五云山“在县南十五里。山有仰天窝,最为险绝,��巃霞举,仅通一线,登之可瞰城中虚实,为近郊之要害,又有平田千顷可耕”。

④在今贵州江口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省溪司:五云山在“司西五里。常出五色云, 因名”。


在湖北省红安县东南。原名五名山,明嘉靖中知府周思久游此,改称五云山。山体呈南北走向,由页岩和砂岩构成,主峰海拔338.7米。林木以松、杉为主。有天窝书院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田尾洋山

   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田尾洋山“在陆丰县东八十里。卓立海滨。入洋之船,望此即知碣石港也”。

  • 灵寿山

    在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。本名万岁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7郴州:万岁山“在郴县。《郡国志》云,万岁山有灵寿杖。汉平帝赐孔光灵寿杖出于此山。天宝六年改为灵寿山”。

  • 平海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镇。辖莆禧千户所。清康熙五年(1666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平海。属福建都司。辖莆禧千户所。清康熙五年

  • 鸭池汛

    清置,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鸭池河滨鸭池乡。为往来通道。旧有外委驻守。

  • 析县

    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 秦二世三年 (前207),刘邦“降析、郦”。西汉属弘农郡。东汉属南阳郡。三国魏属南乡郡。西晋属顺阳郡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因析水得名。治今

  • 黄龙镇

    ①在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化三年 (900),李克用将李嗣昭拔洺州,朱全忠遣其将蕾从周 “自邺县渡漳水,营于黄龙镇”。即此。②即今湖北蒲圻市北黄龙镇。清道光 《蒲圻县志》

  • 赤阪

    在今陕西洋县东二十里龙亭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建兴八年(230),魏司马懿等欲攻汉中,“丞相(诸葛)亮待之于城固、赤阪”。即此。即今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。三国魏太和四年(230年),曹真、司马懿

  • 悔泥溪

    在今云南绥江县东,梅尼溪注入金沙江处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大沫崓

    古山名。又名柱子崓。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。金贞祐三年(1215年),红袄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大战于此,被俘就义。

  • 枫桥镇

    即今浙江诸暨市东北四十里枫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诸暨县: 枫桥镇 “在县东北,即故义安县也。宋为枫桥驿,明初置巡司,寻废。今为枫桥铺,有枫桥公馆”。南宋乾道八年 (1172) 至淳熙元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