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于阗国

于阗国

又作于窴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西城(今新疆和田县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)。唐置毗沙都督府。


西域城国。于阗,又作于寘、于遁,《大唐西域记》称作瞿萨旦那,元代又称忽炭、五端、斡端等。汉时王治西城(今新疆和田县境内),神爵二年(前60年)后属西域都护府。东汉始势力强大。唐时都西山城。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,设于阗镇于此,为唐“安西四镇”之一。上元二年(675年),设毗沙都督府,属安西都护府。8世纪末,臣属于吐蕃。9世纪中叶复获独立。11世纪初为喀拉汗王朝(黑汗王朝)征服。元时于其地置斡端宣慰司都元帅府。清乾隆间入清版图,光绪间置和阗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盟山

    在今河南获嘉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6获嘉县:同盟山“在县东北五里。武王伐纣,与诸侯同盟于此山”。

  • 石佛谷

    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六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:石佛谷“《志》云,在县西北三十里,北接朔州界。元末用石垒寨,明初因之。南通庙岭,即夹柳树堡也。其西北有郎岭关云”。

  • 鲜水

    即今四川西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旄牛: “鲜水出徼外,南入若水。”

  • 东随郡

    南朝宋置,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后废。南朝梁改东随安左郡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。北魏改为东随县。

  • 冠豸寨

    清初改莲花寨为冠豸寨,属连城县。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,为县治东障。

  • 新喻县

    唐天宝时以新渝县改名,属宜春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市南三里。乾元初属袁州。大历八年(773) 徙治今新余市。北宋属临江军。元元贞元年(1295) 升为新喻州。明洪武初复为新喻县,属临江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

  • 和林格尔县

    1912年改和林格尔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。清康熙时于此置二十家子台站。蒙古语称为和林格尔,故名。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归绥道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4年属内蒙古自治区。在内蒙古

  • 广宁前屯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绥中县地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宁前屯卫:“西有麻子峪,有铁场。东南为山口峪,有盐场。”清初废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

  • 云顶山城

    南宋淳祐三年(1243)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建,以备蒙元军。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云顶山。《元史·纽璘传》:戊午(1258),纽璘率军入蜀,“大破宋军于灵泉山,乘胜追擒韩勇, 斩之,蒲择之兵溃。进围云顶山城,

  • 黄沙河

    ①即今湖北广水市东部之广水河,为澴水上源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黄沙河 “在应山县东,南流入汉阳府孝感县界。一名环水。…… 《县志》: 黄沙水东南流,广港、月港水注之,至七里冈会东河”。②集镇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