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乾陵

乾陵

①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。在今陕西乾县西北十八里梁山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9:乾陵 “周八十里。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,陪葬太子诸王五,公主一”。陵前排列大型石人、石兽、华表等石刻,是唐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②辽景宗耶律贤墓。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医巫闾山龙岗子。统和元年 (983) 葬,号乾陵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乾州: “圣宗统和三年置,以奉景宗乾陵。”


在陕西省乾县城北梁山上。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。海拔1047.9米。规模宏大,气势雄伟。为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。依山修凿,陵园原有两重垣墙。四面均有阙门和巨型石刻,南门地面石刻基本完整,计有六棱柱华表1对,翼马和鸵鸟各1对,石马5对,戴冠着袍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,两座高达6.3米的《述圣记》和《无字碑》幢,并有当时曾参加高宗葬礼的国内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者的石刻像61尊。内城四门各有大型石狮1对。石刻体型庞大,造型逼真,神态生动。高宗于文明元年(684年)葬于乾陵,武则天于神龙二年(706年)葬入乾陵内。陵东南陪葬有17座王公大臣的墓冢。现已发掘有永泰公主李仙蕙、章怀太子李贤、懿德太子李重润、中书令薛元超、右卫将军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墓葬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乾  陵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绢隘

    亦名绢村隘。为凭祥州三隘之一。在今广西凭祥市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凭祥州: 绢隘,“《图经》 云: 在州西。其南又有岌口隘,又镇南关旁有南关隘,所谓州有一关三隘也”。

  • 左担道

    古道路名。又名阴平道。为甘肃入蜀的重要交通道路。自今甘肃文县东南行, 至四川平武县东。因山径险窄, 自北而南,担在左肩不得易右肩,故名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“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,左担出涪,邓

  • 不狼山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县北龙岩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牂柯郡鄨县:“不狼山,鄨水所出,东入沅。”《水经·延江水注》:“(鄨)县有鄨水,出鄨邑西不狼山,东与温水合。”《水经注疏》引洪亮吉曰:“鄨水为今湘江,出遵义县北

  • 罗浮

    在今广西防城市西南,东兴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: 如昔砦 “宣德二年土酋黄金广等以澌凛、罗浮、古森、葛源等四峒十九村叛”。嘉靖三十年 (1551) 设罗浮营,驻兵防守。(1)古地名。在今广西

  • 流沙关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松潘卫: 流沙关 “敌骑经由地也。万历二十八年以后,遇秋防尝以重兵驻此”。

  • 长城郡

    ①北魏正光五年(524)置,属渭州。治所在黄石县(西魏改名长城县,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市中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。宋大理改嵩盟部。(1)北魏

  • 沙湾市

    即今湖南黔阳县(安江镇)西南三十二里沙湾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黔阳县图:县(旧治在今黔城镇)东有沙湾市。

  • 登北井

   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南溪县 “登北一盐井”。

  • 陈留县

    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臣瓒曰:“宋亦有留,彭城留是也。留属陈,故称陈留。”西汉为陈留郡治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汴州。大业初属梁州。

  • 龚垭

    今四川德格县南龚垭村。民国 《德格县图志》: “本县以龚垭为门户。旧时建有重碉,镇守渡口,遇事撤渡,垄断东西,诚为西南之锁钥。”